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德州勇闯数字经济“新赛道”


原标题: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德州勇闯数字经济新赛道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德州勇闯数字经济新赛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从办公自动化、供应链数智化,到智能监测、自动采集……随着科技进步,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职场形态受到数字化的深刻影响,大批企业通过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令不同用工方式、工作模式下的员工高效协同、发挥优势,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0月14日,一场以回头看为主题的德州市CDO(首席数字服务官)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沙龙座谈会举办,11名CDO代表和7名重点企业信息化负责人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现场交流百名数字服务官进千企活动开展成效,共同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最优路径,助力德州市数字化进程再创新速度。

这场座谈会,是德州市坚持数字变革创新的一次检验,更是德州全力发展数字产业经济的浓厚缩影。

近年来,德州市积极贯彻国家、省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坚持顶层谋划、夯实基础设施、强化平台引育,注重标杆引领,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速度加快、应用深入、环境趋优的良好局面。今年5月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首个《黄河流域数字新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德州市位列黄河流域数字新经济城市20强榜单第9位,省内位列第4位。

数智赋能老企业焕发新光彩

走进山东华鲁恒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区,两台巡检机器人正穿梭在高压室进行巡检,电脑显示屏中展示着高空瞭望系统拍下的厂区俯瞰图像……通过全面推行智能点检仪巡检过程数字化,华鲁恒升实现了全场管廊及装置是否超温、泄漏自动监控。工作质效明显提高,设备维护水平明显改善,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稳定。

华鲁恒升就是德州市数字化转型先吃螃蟹的企业之一。在德州市刚刚举办的CDO(首席数字服务官)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沙龙座谈会上,企业信息管理中心专职副主任高智强现场分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亮点和变化。

2019年,该企业就开展了智能工厂调研,形成公司整体建设规划;智慧物流项目启动,积累实施经验。在不断地探索中,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分批上线运行,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规划的建设,实现生产管控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2021年,华鲁恒生首套APC系统在100万吨甲醇精馏项目实施,加压塔、常压塔、汽提塔投入APC运行后,装置整体提升平稳指标、降低产品质量波动主要运行参数标准偏差平均降低 30%,降低装置能耗每立方米产品节省约(0.688-0.669)=0.019t 蒸汽,与投运前相比节省约 2.0%以上。同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每班次操作次数大幅度降低。

不仅如此,智慧物流系统全面线上运行每天节省人工约23人/天;安全环保应急平台全面投用,打通数据共享壁垒,起到了防风险、除隐患、扼事故的作用;建成全厂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厂区的智能化管控,大幅提高厂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降低厂区生产安全隐患和人员安全生产风险……作为一家老牌化工企业,华鲁恒生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经营决策更加快速科学。华鲁恒升先后获评2021年山东省化工行业智能化标杆企业、2021年度山东省省级数字经济园区、2021年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22年省级智能工厂。

这只是德州市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样板之一。

近年来,德州市积极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企业上云、园区培育等行动,新增省级智能工厂8家,数字化车间3家,智能制造场景3个,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5位;60家企业入选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入选数量列全省第1位;省级数字经济园区5家,入选数量全省第3位;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35家,上云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创新举措 CDO助力企业智改数转

如今,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行业都在推行的战略之路,从过去的概念满天飞到现在的有效果的数字化,代表着政府和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冷静和务实的认识转变。

9月14日,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暨百名首席数字服务官进千企活动启动仪式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CDO(首席数字服务官)与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一对一匹配,一业一策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智改数转。

山东凌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纺织数字化智能技术改造的科技企业,能够长期为纺织轻工业聚焦细分领域——棉纺织中小企业从事数字化工作。

在接到德州市工信局关于开展全市首席数字服务官(CDO)进驻帮扶企业的通知后,当天即与指定企业——夏津县天润纺织有限公司详细沟通交流了当前企业需求,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对纺织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所带来的巨大价值。

实现无纸化办公及生产运营数据采集自动化智能化,效率提高50-80%;提升产量,增加收益,仅落纱时间缩减一项就可使一个十万纱锭的纺织企业年增产180吨;降低机台能耗,节省能源成本,以单台车生产40支标准纱为基础进行核算,一年可以节约用电60多万度;有效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天;通过远程操控节约劳动人力,通过远程监控提升设备利用率,每年节约运营成本10万左右……通过纺纱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企业能够很好的解决了纺织行业面临的用工难、成本高的问题,在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能耗等方面,为纺织行业低成本进行智能化改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纺织数字化管理模式。

我们更侧重于对原有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及新旧动能转换,较之于单纯采用更换和采购新设备的传统方式节约成本投资。山东凌锐信息科技总经理蔡海涛表示,以这种方式进行数字化改造,投资回收周期更快更短,投资压力更小,更适合于当前处于严峻形势下的纺织企业。

顶层谋划 倾力打造数字经济新沃土

在创新发展这条赛道上,数字产业既是助力者又是参赛者,在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其本身作为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近年来,德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将数字经济产业链作为十一个标志性产业链之首精心打造,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通过落实十个一工作机制,德州加大与大院大所、国家级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系,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引进美国威讯、有研半导体、英望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38个项目入选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5位。天衢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研艾斯全部达产后,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片全国市场占有率可达20%;有研亿金全部达产后,高端靶材市场占有率可达世界前3位。德州已经聚集起集成电路百亿产业,成长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一极。

同时,数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双千兆城市创建为主线,德州扎实推进城区千兆光网建设,深入实施5G深度覆盖行动,推动5G规模应用,双千兆城市建设指标均已达标,被推荐为第二批国家双千兆城市候选对象。全省5G双百行动现场会在德州召开,德州相关建设推进经验在会上作了汇报。鲁北大数据中心入选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山东云省会经济圈唯一的区域分中心。环境治理、体育器材两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扎实推进。其中,环境治理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1.98亿,解析量达到7263万。

下一步,德州将继续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即十个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百家数字化服务商培育工程,千名首席数字服务官入企工程,万户小微企业触网工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国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德州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