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大力开展“三同”工程,制作发布全省首个“三同”备案标识


记者 连宁燕

威海大力开展“三同”工程,制作发布全省首个“三同”备案标识(图1)

6月16日上午9:0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鲁晓成介绍威海市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建设有关情况。

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以下简称三同),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近年来,威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商务局结合威海市外向型出口企业较多的优势,引导大力开展三同工程,通过提高供给质量、促进消费升级,助力出口企业由单一出口向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转变。

率先发布综合性三同企业地方标准

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专题论证修订、专家组审查,制订了《威海市同线同标同质企业建设指南》,成为全国首个综合性三同企业地方标准。指南明确了同线同标同质的概念。同线方面要求企业供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产品应在同一生产场地,经过同一生产线或相同配置和流程的生产线生产加工。企业应对生产环境进行控制,确保供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产品应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生产加工,按同样的加工工序和相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同标方面要求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加工过程不低于出口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国内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产品标准遵循从严原则,即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时,按最严格的标准要求执行。企业可通过建立企业标准来实现不低于国际标准的要求。同质方面要求企业供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产品应于相同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确保使用同样的原材料或同等成分和质量水平的材料。供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产品应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检测结果应符合从严标准要求。

细化了三同企业标准要求。除了满足同线同标同质基本条件外,企业还需要满足以下标准要求才可以申报威海市三同企业认定:食品、消费品、工业品生产企业中,从事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等行业,在辖区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设立三年以上,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年出口额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出口国家、地区和国内要求的相关质量安全认证;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在本区域、本行业内处于前列,能起到较好的引领带动作用。符合以上要求的企业,均可以申报威海市三同企业。

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为进一步鼓励小精特新企业参加,对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认定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四新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地理标志产品(商标)龙头企业;在地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领头羊地位的企业,可适当放宽企业规模、出口情况、创新成果转化条件限制。标准还首创将企业70%以上的产品为下游三同企业提供原材料的农(海)产品种养殖单位列入三同企业范围,使三同工程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制作发布全省首个同线同标同质备案标识

聘请专业人员设计制作了威海市同线同标同质标志,并通过山东省版权局著作权登记,成为全省首个地方三同标志。该标志将作为相关三同企业和三同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志标识,在展会、宣传、产品展示等活动中进行展示,提高三同的宣传效果。标志由三个汉字小篆同字演变而来,三个同共享一颗心为蓝色的地球,代表三同与国际接轨共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蓝表示相同生产线,警示红表示相同质量标准,生机绿表示相同产品质量。标志里面又蕴含三种不同色彩的威海首位字母W,代表威海的蓝天、红瓦、绿树,体现不同色彩交织精致城市的风貌特征。通过统一使用和标注三同标志,可以进一步增强威海市三同企业和三同产品的识别度,通过加大对标志产品的宣传推广活动,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辨别、认可并购买三同产品,使三同标识成为威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严格培育认定三同企业

在全省率先将三同企业拓展到工业品和消费品领域,以威海市确定的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七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在全市组织开展三同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经过严格审查,从全市71家申报企业中,共认定第一批威海市三同企业42家,其中食品企业16家,工业品企业14家,消费品企业12家,为三同工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积极培育申报省级三同企业,共有23家企业申报为省级三同企业,申报数量全省排名第一。目前,第二批威海市三同企业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经有24家企业申报。

多举措推动三同工程开展

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威海市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三同工程的推广实施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指引。组织15名专家组成三同工程专家库,在法律法规、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商贸流通、评价体系等8个方面免费为企业提供全面、精准服务。建立区域协同、部门协作三同推广实施机制,将三同工程开展情况列入区市部门考核,构建三同协同发展新格局。引导三同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内外销展会,多渠道搭建内外销平台。充分发挥三同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三同龙头企业发挥行业引领和共享经济的传帮带作用,在产品认证、通关物流、检验检测、买家对接等方面,对符合三同条件尚未开展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出口的信息、渠道或业务对接,对全部产品出口的企业,通过代理、参股、打包或渠道合作等方式推动开展内销业务,吸引更多的企业通过三同工程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组织商贸流通平台、大型商超、餐饮企业、三同企业开展进商超、进电商、进校企对接试点活动,共向商超、餐饮企业、三同企业发放调查问卷47份,组织推介会5场,已有8家大型商超、餐饮企业、三同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愿。

下一步,威海将加大三同企业、三同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消费者对三同的认知度。组织开展三同产品进商超、进电商、进校企活动,进一步提升三同产品覆盖面。推广使用三同标识,提高三同企业和三同产品的识别度。组织三同企业参加展会活动,联合商务部门在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设置三同产品展区,开展好品山东·优品威海三同企业、三同产品专题宣传,进一步扩大三同工程的社会知晓度和品牌影响力。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