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从下岗工人到机械能手


土生土长在秦岭脚下渭水南岸的王汉生,如今十里八乡的农民基本上都知道其大名。因为他通过自主研发的农林机械,不但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提升了劳动效率。

今年54岁的王汉生,高中毕业后进入关中水泵厂工作,成为了一名车工。2004年,因为企业改制,王汉生下岗了。为了生计,他和工友前往广东寻找工作。在一家机械厂扎扎实实干了3年。这3年的工作使王汉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并由此萌发开办机械加工厂的发展之梦。

闻知家乡猕猴桃产业的兴起,王汉生2007年回到家乡承包了12亩地栽种猕猴桃,投资10多万元在家里建起冷库。2015年他研制出了第一台冷库运输机,投入使用一下子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效率。他随即就生产了4台,没想到被熟人抢光了。

一个初步的动作,触动了他针对猕猴桃产业服务,研发和加工机械的梦想。这次说干就干,成立公司,从冷库需要的运输机做起。

冷库运输机在投入批量生产的同时,王汉生也参观了外地的机械生产。通过学习,全自动水溶肥施肥机、自走式割草机、打药机、花粉脱离机这些果农急需的农林机械在王汉生的小厂里亮相。

市场在变,需求在变。为了开拓市场,王汉生积极参加农高会和各类农机展。这让他认识了不少新客户,也让他的设计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销售的系列产品在市场很受欢迎。2021年,仅割草机就卖出800多台,多数发往浙江、福建、新疆、四川及省内多地。

周强 本报记者 张华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