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32号隧洞胜利贯通标志着引大济湟工程六大子项目主体建设任务进入“收官”阶段


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32号隧洞胜利贯通标志着引大济湟工程六大子项目主体建设任务进入“收官”阶段(图1)

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32号隧洞胜利贯通。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本报讯 (记者 王菲菲 陆广涛) 6月18日,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32号隧洞胜利贯通,标志着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解决了最后卡脖子难题,六大子项目主体建设任务进入收官阶段,为工程高质量运行,全面造福青海人民打下了坚实基础。

引大济湟工程总投资146.34亿元,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调水,穿越祁连山余脉达坂山引入湟水河,横跨青海东部地区。工程由调水总干渠、石头峡水库、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6个子项目组成,是青海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群众最多、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战略性调水工程。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通过智慧精准调度,解决青海湟水北岸群众饮水安全和6.67万公顷农林灌溉及工业、生态用水问题,为青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和水生态保障。

据了解,32号隧洞总长4313.9米,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在前期地质勘查时,发现有8条断层,仅破碎的V类围岩就有3123米,占隧洞总长的72%,掘进异常艰难;地下水丰富,最多的时候出水量达到每天12000立方米,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共发生塌方、突水、涌水涌渣等突发险情40余次。隧洞在最困难的时候,每个月只能掘进7米,不良地质段严重制约着施工进度。为了让隧洞早日贯通,青海省水利部门统筹发展与安全,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为工程建设打通绿色通道,保障了隧洞顺利贯通,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据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建设运行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伟峰介绍,截至目前,引大济湟工程已初步发挥效益,其中,石头峡水库下闸蓄水并发电运行,调水总干渠顺利试通水,黑泉水库削峰错峰、科学调度,保障了下游城镇生活用水、湟水流域农业灌溉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北干渠一期向大通县、互助县、乐都区部分乡镇特色农业春灌供水达1000多万立方米。北干渠二期、西干渠和松多水库也即将收尾,2022年底前将实现两通一蓄目标。

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32号隧洞胜利贯通标志着引大济湟工程六大子项目主体建设任务进入“收官”阶段(图2)

《青海日报》(2022年06月19日 第1版:头版)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举报/反馈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