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最后一条隧洞贯通


6月18日上午,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庙沟村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32号隧洞,伴随着欢呼声和掌声,32号隧洞胜利贯通,标志着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解决了最后卡脖子难题,六大子项目主体建设任务进入收官阶段。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最后一条隧洞贯通(图1)

引大济湟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调水,穿越祁连山余脉达坂山引入湟水河,横跨青海东部地区,总投资146.34亿元,由调水总干渠、石头峡水库、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6个子项目组成。工程建设周期长、海拔高、点多线长面广、地质复杂、攻克了调水总干渠超长深埋隧洞建设等诸多世界性工程难题。其中,调水总干渠、西干渠、北干渠一期及二期工程干支渠总长达1143公里,连通5座重要水库(石头峡、黒泉、大石门、南门峡、松多)、272个隧洞、290 个渡槽、117个倒虹吸;西干渠、北干渠一期和二期工程田建配套项目管线达5990公里,有2299座蓄水池、86395个各类井池、给水栓。

西干渠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是引大济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以灌溉和工业园区供水为主,兼顾城市生活用水的骨干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甘河工业园区工业用水、西宁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及沿线30万亩农田灌溉缺水矛盾,对发挥引大济湟工程整体效益,促进湟水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我省东部现代水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海省水利厅厅长张世丰表示。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最后一条隧洞贯通(图2)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最后一条隧洞贯通(图3)

据介绍,西干渠32号隧洞于2017年9月开工,洞长4313.9米,在前期地质勘查时就发现有8条断层,仅破碎的V类围岩就有3123米,占隧洞总长的72%,且地下水丰富,最多的时候出水量达到每天12000方,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共发生塌方、突水、涌水涌渣等突发险情达40次,最严重时,清理涌渣及塌方处理,用时127天。隧洞在最困难的时候,每个月只能掘进7米,不良地质段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度。相关领域专家对隧洞地质情况和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次会诊。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最后一条隧洞贯通(图4)

为了让隧道早日贯通,彻底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疑难杂症,打通工程堵点、难点,青海水利部门统筹发展与安全,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在隧洞还剩713米、中铁十二局在隧洞出口施工陷入困境的时候,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建设运行局果断决策,由已完成隧洞进口掘进合同标号任务的中国水电四局继续掘进,历时646天,克服12次塌方,掘进225米。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建设运行局局长张伟峰介绍,截至目前,引大济湟工程已初步发挥效益。石头峡水库下闸蓄水并发电运行,调水总干渠顺利试通水,黑泉水库削峰错峰、科学调度,保障了下游城镇生活用水、湟水流域农业灌溉效益和生态效益。北干渠一期向大通县、互助县、乐都区部分乡镇特色农业春灌供水达1000多万立方米。北干渠二期、西干渠和松多水库即将收尾,2022年年底前实现两通一蓄目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责编:张倩]
阅读剩余全文()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