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以试点为契机打造社会治理“西安样板”


近年来,西安市以深入推进高效能治理,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西安样板’为目标,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大平安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平安西安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目前,西安市已连续3年荣获陕西省平安市称号。

坚持全面统筹市域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高质量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方案》《西安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西安市创新推动市、区县、镇街、社区(村)四级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运行,初步形成了市级统筹协调、区县组织实施、镇街抓好落实、社区(村)兜底服务的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格局。

工作中,西安市建立平安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每月围绕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重点指标,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动态预警,跟踪督办预警问题整改,对各区县、开发区、市级成员单位进行全面考核。

此外,西安市在市委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成立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专班,组建一办十组,细化分解任务,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分板块、分主题召开轮值工作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工作推进会、调度会,打造横向联动、纵向发力、共建共治的治理体系,构建综网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统一地址库+N(多种机制)治理模式,推动试点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推动重心下移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为扎实推进工作落实,西安市委社会治理办联合12部门出台《关于推行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的意见》《西安市社会治理网格划分指导规范》等配套文件,建立一长多员、一格一员专兼职结合的网格员队伍,初步构建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格局。

西安市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动力引擎,打通行业部门信息壁垒,筑牢数据底座,初步实现手中有终端、空中有探头、线上有平台的基层治理科技支撑体系。

西安市倡导基层首创精神,激发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集中资源力量创新创先创优,探索形成了新城区尚德街坊、莲湖区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和未央区社会治理323模式、蓝田县枫桥+乡约警务模式、高新区一核四化模式等基层治理典型经验。

为培育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西安市积极参与全国平安之星评选宣传活动,全市定期评选表彰道德模范、西安好人,并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和帮扶礼遇活动。目前,共有2人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6人荣登陕西好人榜,并评选发布西安好人榜4期,涉及160人(组)。

强化共建共治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西安市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设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416个,基本实现区县(开发区)、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三级全覆盖。其中,脱颖而出的张兴无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等,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西安市将诉讼服务点设在商会和行业协会,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开展无讼社区创建,打造小区—社区—法官三级联动的立体化服务平台,化解纠纷3.1万余件。

西安市构建点、线、面、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推动立体化智慧巡防一张图项目建设,多轮次、标靶式开展断卡扫楼等专项行动,打击电诈盗抢骗等突出犯罪,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连续4年实现破案打击双提升。同时,以六清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抓好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进平安西安建设走深走实。(田丰 褚明)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