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补短板建机制坚决打好创文攻坚战
记者 杨晓慧 谢妮妮
当前,全市上下正以饱满的激情、高昂的斗志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创建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短板和工作重点有哪些?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谢宏。
记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什么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创文过程中有哪些短板?
谢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榆林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工程,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品牌工程,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素质。
经过两轮的创建,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市民素质有待提升,比如随地吐痰、遛狗不牵绳等时有发生,老旧小区要进一步提升改造,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难度较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够,存在重城市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倾向,行业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文明服务提升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
记者:作为牵头单位,市委文明办有什么思路和打算?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谢宏: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及时调整了领导机构,出台了季考评办法。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优化调整市级领导包抓创文片区机制,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包抓14个片区,创文指挥部每月召开1次专题调度会;全面加大宣传力度,开设全民创文我先行栏目和文明随手拍、曝光台等平台,加强舆论监督,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增加投入,给14个街道办事处创文专项经费,用于实施创文微改造项目;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完善创文三色督办单制度,推进工作周周有进展,实施周报告、月调度、季点评工作机制,将创文工作纳入季度点评5+X重点工作范围。
此外,结合省十七运在榆林举办的契机,全面启动实施了45个提升改造项目,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攻坚行动、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攻坚行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攻坚行动等六项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集中攻坚、务求实效;6月1日出台了《榆林市文明促进条例》,进一步规范干部群众的行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记者:创文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市委文明办将如何号召动员市民广泛参与,共同为创文贡献力量?
谢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但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可以说广大市民是创文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创文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在此首先呼吁各级干部既要做文明城市创建的推动者,又要做文明市民的先行者,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立即投身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当中,不仅自己要身体力行,而且要带动身边的亲友积极投入到创文中来,弘扬文明新风。
希望广大市民也能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以善小而不为,从捡一个烟头、捡一片垃圾、扶一位过街的老人、让一让人行道上的行人做起,树立榜样、带动他人,从而形成带动全社会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争当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携起手来,万众一心,共建文明城,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