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草在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水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杂志2021年12期(12月5日出版)

作者:黄成燕1,王佐成2,胡荣1,孙发政1

摘 要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区域面积171.3万㎡,生态修复面积119.6万㎡,生态修复工程与场平主体工程同步推进,历时13年。草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和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具有不可或缺性,特别是在生态修复初期,草本植物生长快速,可保持水土,为后续乔灌木生长及野生植物繁衍创造相对较好的立地条件。在矿山群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中,技术上难易程度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的研发与创新应用,使生态修复难度较大的治理区最终均实现了复绿。草本植物在水径石场群生态修复中的创新性应用包括组合喷草技术、植物营养体喷混技术、先锋短命草种技术、生物砖排水技术、动态采种利用技术、山塘水源自流滴灌技术等。

关键词矿山治理;生态修复;水土生态;草本植物;应用;深圳

草在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水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图1)

2009年7月31日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采用类芦发明专利绿化裸露边坡的效果

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根溯源归结为人与水的关系、人与土的关系、人与植被的关系,即人与水土生态的关系。人类生产与建设不断地改变和破坏自然水土生态,但同时也在建立新的人工水土生态。矿山开采及其生态修复,是人类破坏自然水土生态、建立新的人工水土生态的典型之一。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城市开发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全国是少有的。因此,城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非常突出,较早地遇到、并较早地开展了边坡研究和治理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和成果。据2000年统计,深圳市遗留各类裸露山体边坡达669处,不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景观。这些裸露边坡大部分属于岩质边坡,无土、缺水、少肥,生态修复难度较大。通过大规模的攻关研究和实践探索,涌现出了客土喷播、喷混植生、组合喷草、植生槽、挂笼砖、生物砖排水等实用技术,并综合运用不同治理技术组合,实现边坡治理效果的最佳化。

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西北侧,布龙公路南侧,清平高速横穿而过,总面积171.3万㎡,处于深圳市中心半小时交通圈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寸土寸金。石场群整治前,已露天开采多年,其开采范围内山体破碎、坡高壁陡、黄土裸露、尘土飞扬,对周边已建成街区的安全和环境影响极大。2006年8月,深圳市规划部门形成了规划指引,确定了整体场平整治方案,按照场平整治—生态修复—规划建设三个环节,保护和开发利用该片区土地资源。

深圳水径石场群分为3个区,即清平高速以西为西区,位于生态控制线以内;清平高速以东分为东北片区和东南片区,是主体工程整治区域,包括振兴、罗定、保罗、水径第五、华兴石场等,加上周边一并场平,整治和生态修复面积119.6万㎡。2008年7月,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进场,与场平主体工程同步推进生态修复施工。至2021年底,主体场平工程已基本完成,矿山群的生态修复施工也经历了13年,规模和年限均属深圳之最,在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方法、理念、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诸多新的认知和体会。下面从水土生态视野就草本植物在该矿山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成效、施工方法、创新亮点等作一介绍,供交流、借鉴。

1 水径矿山群自然概况及整治前后的水土生态

1.1 自然概况

水径矿山群地处低山丘陵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以及北方寒潮的影响,干旱稍冷。全年平均气温22.4 ℃,最高月均气温为28.1 ℃,最低月均气温为 12.1℃,极端最高气温36.6 ℃,极端最低气温1.4℃,10 ℃以上年均积温8 107 ℃,全年无霜。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 948.4 mm,最高年份达2 662.2 mm。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期间也是台风季节,尽管正面登陆的台风年均不到1次,但由于从周边经过的台风会给本区带来暴雨或大雨,从而导致本区5~9月降雨量超2 000 mm。年均相对湿度为79%;年均蒸发量1 755.4 mm;年均辐射热达523 kJ/cm2,年均日照时数2280.9 h。

1.2 整治前的水土生态

石场群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土壤为赤红壤,海拔18~210 m。赤红壤的表土为灰黄色或棕红色,有机质含量1.38%~5.25%,其中砂粒与石砾含量较大,为砂质壤土,粒状结构,pH值4.35~5.54。在东北片区西侧、清平高速东侧山坡脚下有一座山塘。

高温多雨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各类植物生长。地带性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矿山群开采多年,大部分区域表土已被剥离,区域植被覆盖率较低,森林植被已荡然无存,剩余山坡植被类型为次生林、人工林,主要有马占相思纯林、荔枝林、桉树林。主要植物有: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桉树(Eucalyptus robusta)、荔枝(Litchi chinensis)、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马缨丹(Lantana camara)、簕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等。

1.3 整治后的水土生态

根据2006年8月深圳市规划部门形成的规划指引,确定矿山群整体场平整治方案,分为3个区,即清平高速以西为西区,已建成市政环卫处理设施;清平高速以东为东北片区和东南片区,是主体工程整治区域,边坡防护和生态修复业已完成。场平后的大面积土地,寸土寸金,将用于城市建设。由于矿山群位于深圳市经济重镇布吉街道,因此整治后的土地必须及时生态复绿,恢复自然景观,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扬尘。原来的自然水土生态,改变为人工水土生态,进而再改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也是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方式之一。

2 水径矿山群整治后草本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成效

在矿山群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中,技术上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挖方边坡中,岩质边坡陡立,坡度甚至大于70°,采用创新的植物营养体喷混技术,实现了复绿效果。整治后的平坦土地,含砂量高,部分覆洗砂后的尾渣,所以,这部分平坦土地的复绿,难度很大,并非常规绿化。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创新,最终也实现了复绿效果。在整个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边坡、不同质地的生态复绿效果,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草灌乔植物群落的组分上差异较明显。比如,弃土场早期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后期以乔木为主;风化石质边坡早期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后期以灌木为主;而陡立的石质边坡植被,一直以草本植物为主。总之,矿山群生态修复成效显著,达到保水土、护边坡、景观自然、生态良好的预期目标,见表1。

草在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水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图2)

3 草本植物在水径矿山群生态修复中的几项创新应用

3.1 组合喷草技术

组合喷草技术为国家发明专利,将草种及穗秆混合物、肥料、纸浆、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喷播物料,用轻巧的汽油抽水机将容器内的喷播物料喷射到边坡或台地上,定期养护,至裸露坡面或台地长满草被。在山高路远、道路不通的情况下,一般喷草设备无法进场施工,此组合喷草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克服此困难。此外,容器内喷播物料的搅拌,采用空压机吹气的方法,搅拌高效均匀,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这项技术,3个工人每天能喷播植草1.5万㎡,效率很高。

3.2 植物营养体喷混技术

该矿山群边坡最高处高差达140 m,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土质边坡、风化岩质边坡和岩质边坡。岩质边坡稳定性好,主体工程没有做防护措施。岩质边坡处于山坡的底部,局部坡度大于70°,十分陡峭,是公认的喷混植生方法无法复绿的边坡。深圳暴雨天气相对较多,由于植物种子发芽和成株缓慢,喷混植生方法喷混的营养土,极易被雨水冲刷脱落,这是70°以上的边坡采用喷混植生方法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往的做法是在坡面上加筑V型槽、种植槽等,在槽内回填种植土,再栽种苗木绿化,这样做显然成本高、成效低。而新鲜植物枝条在坡面上能很快长出新的植株,并且其根系发达,能有效地保护边坡上喷混的营养土,因此受雨水冲刷影响较小。经研究,将喷混植生方法中常用的植物种子,部分改用本土新鲜植物枝条,喷混前将新鲜植物枝条安放在边坡上,然后再喷播营养土混合物,使边坡上安放的新鲜植物枝条全部被营养土覆盖。新鲜植物枝条很快长出新芽和新的植株,能快速绿化岩质坡面。

3.3 先锋短命草种技术

深圳冬季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仍然可以进行生态修复施工,只是喷播的草种发芽和生长缓慢。但对于冷季型草种如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情况就不一样了。黑麦草生长速度快,7天便可发芽见绿,20多天即可形成绿色草地,发挥保水、固土、防尘作用,改善景观。水径矿山群的生态修复工程利用了黑麦草的这些特性,在正常草种配比的情况下,冬季施工时添加一些黑麦草种子,复绿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到了5月份之后,黑麦草便渐渐消亡,其他草种也会迅速地生长起来。此外,在生态修复施工中,加入一年生植物田菁(Sesbania cannabina),利用其生长迅速快的优势,可实现快速复绿效果,同时,也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田菁退去之后,其他植物便长了起来,并形成稳定的群落,从而实现生态修复效果。

3.4 生物砖排水技术

生物砖排水技术为国家新型专利,具有生态景观效果好、生态功能强、多用途等特点。其施工便捷,在交通不便的山体上施工,优越性更加突出;可以干砌,在雨天照常能够施工,施工成本低;在填方松软的边坡上可以整体沉降而不至于因边坡沉降而产生断裂;还可重复使用,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其方法是,采用多孔生物砖砌成排水沟,在预留的生物砖孔内注满含草籽的营养土,草籽发芽长出小草后,便会覆盖生物砖砌体,形成一条绿色排水沟,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避免了浆砌片石排水沟对生态景观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可减少雨水损失,从而有利于土壤保墒及植物的生长。生物砖是利用采石场的废渣制作的,造价低廉。

3.5 动态采种利用技术

该矿山群生态修复施工历时13年,喷播所用的植物种子较多。经观察,往年已喷播的草本植物中,类芦、田菁、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等结籽量甚多,在研究和掌握这些草种的生长习性、种子生产特征的基础上,可准确地把握这些草种的成熟期,及时组织人工采收,用于生态修复喷播施工。采收的草种新鲜,发芽率、发芽势均很高,确保了生态修复施工中的优良种源。此外,无须像市场上销售的草种那样,纯度、净度要求高,由于是自收自用,所以草种中可以夹杂一些穗秆等,这样有利于草种的发芽生长。

3.6 山塘水源自流滴灌技术

从水土生态理论看,矿山的生态修复关键是解决水、土、植被三大问题。第一,施工及养护用水;第二,由于矿山岩石居多,需要备好种植土;第三,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水径矿山群生态修复中,因地制宜地利用了山脚下的一座山塘,将山塘的水,用水泵提到山顶上砌筑的蓄水池,再将蓄水池与石质边坡上的滴灌系统相连通,形成了自流灌溉系统,确保了边坡生态修复养护用水。自流滴灌养护,节水、省工、效果好。

4 结 语

在矿山生态修复中草本植物具有不可或缺性,特别是在生态修复初期,草本植物可保持水土,为后续乔灌木生长及野生植物繁衍创造相对较好的立地条件;草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和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本植物的研发与创新,在本项目生态修复工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创新的落脚点在于工程成本的降低和成效的提高。该生态修复工程历时13年,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修复工程的成本如人工、肥料、燃油等价格增长了数倍,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可以提高生态修复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生态修复成效。可以说,是现实需求推动了技术创新。

草在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水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图3)

2021年7月25日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采用组合喷草专利技术绿化砂砾迹地效果

(作者工作单位:1.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2.深圳市鸥富创展投资有限公司)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