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看,从二场指挥部到二连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四季

看,从二场指挥部到二连!

从二场指挥部到二连,好像没五连什么事,其实,这是一个诞生于1959年的连队,最初叫三十三团五连,1965年4月十师计划组建成立北屯二场,于是三十三团五连就自动变身为北屯二场五连,随后,北屯二场场部还没确定具体位置,就把建设北屯二场临时指挥部设在五连,这时候的五连叫做北屯二场五连,196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一番号,北屯二场被统一命名为一八七团,于是一八七团五连这一建制单位一直就延续到了2017年的10月,原本以三十三团五连、八连为基础组建的北屯二场,时隔52年,又把这两个被叫做五连、八连的连队重新合并,成了新时代的二连,从北屯二场指挥部到新时代的二连,这中间有多少风起云涌,都藏在了历史的微尘里。

关于三十三团五连,组建成立于1959年,1959年是新农十师成立的那一年,当年还成立了三十三团,组建了三十三团五连,五连的人员构成,主体是1959年从江苏、湖北来的支边青壮年,以及从全国各地自动支边的青壮年。

195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招工相对容易,其中一位河南籍老职工就说,我是在老家是挖河的,听说新疆招挖金子的,我就来了。他说的是,他在他老家参加农田水利建设,就是有时代特征的大修水利,他听说能到新疆挖金子,挺好的,就来了,1959年,他被分配到了三十三团五连,当了一名农工,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挖挖挖,不过不是挖河,也不是挖金子,而是挖渠道。

1964年起,陆续有上海支边青年、天津支边青年、济南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的复转军人及家属被分配到三十三团五连。

这之后,这片土地还有各种建制单位,短暂停留过,1966年,在五连西边组建成立了一个工程连,主要职责是洗砂子、筛石头,制作水泥预制板,供应斗渠建设。那时候,工序很正规的,什么都是按照标准来操作的,所有的材料都是要过磅秤的,沙子、水泥、石料、钢筋都要上磅秤称的,一丝一毫也没有差错,就连沙子、石料全都是洗过,没有一点土,直到现在,幸存的预制板构造的水利枢纽,全都是好好的,几十年过去了,还是像新的一样,结实得很。

1970年3月,一八七团扩编民兵步兵连, 5连成为民兵步兵连。1974年、1975年、1976年的北屯中学的学生分配到5连,人口激增,最多时,5连的总人口达到600多人。这一段时间有一个青年队在五连地盘上独立存在过一段时间。

再往后,搞过分场,五连是中心连队。

这期间,五连还在图纸上叫过东郊村,意思是一八七团团部的东郊,还在门牌号码上叫过兴东屯,意思是,在团部东边的这个屯子要兴盛起来。

从1959年的三十三团五连算起,这个新时代二连,已经58岁了。

看,从二场指挥部到二连(图1)
看,从二场指挥部到二连(图2)
看,从二场指挥部到二连(图3)
看,从二场指挥部到二连(图4)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