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设备的机架设计
机架是机电设备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相当于舞台,只有搭建得好,其他如电气控制系统,电机,减速机,油缸,气缸等动力系统,链轮链条,丝杆螺母等传动系统,光电开关等信号反馈系统,工作台,刀架等执行对象才能稳定,可靠的完成控制系统预设的各种指令动作程序,从而完成工作任务。
车床的机架是床身,床腿,对于机器人,它的机架就是基座;对于输送机,它的机架就是安装皮带滚筒的护板,支腿等(头架,尾架等),机架就是能将一台设备所需的所有零部件整合到一起的公共载体。
大家平常看到的各行各业的机电设备差异很大,机架也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调性,特色。懂的人,对其外形布局、结构,材质,外观一看,就知道它是哪个行业的,并对此初步做出一些综合评价。

车床

快递分拣皮带机

工业机器人

起重机

洗砂机
既然它是舞台,对它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呢?
首先是对它的结构要求。结构布局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如果生产工艺是线性的流程,那它的结构就按线性布局,如果是回转型的,那它的结构布局就是圆形的,如果是高低型的,那它的结构布局大部分是高低台式的,如果是环形的,机构布局也随之为环形的。
其次是对它的机械性能要求。机械性能通常指材料的刚度,强度,挠度等。如果这台设备主要用于金属切削,如车床,主要对其床身的静刚度和动刚度要重点设计,所以其床身往往为铸造件,是为了让其固有频率提高,抵抗在高速车削时,发生振动从而破坏机床精度的保持性,而在低速车削时防止机床爬行。所以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床设备,通常将机架设计为铸造件,而不是钢板焊接结构;另外如重型液压压力机的床身、机器人的基座,往往也为铸件,如果压力小的话,钢板焊接结构未尝不可。
关于机架强度设计,主要针对钢板焊接结构和型材焊接结构。这些设备往往属于轻载低速设备,用型材焊接,完全可以满足其使用,如桁架龙门移栽机中行走机构的导轨安装梁,行车中行走机构的纵梁,采用钢板焊接或型材焊接,但对其抗拉,抗压,抗剪、抗扭强度要进行设计计算,必要时要做有限元分析。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可靠的强度,需要从结构工艺及焊接工艺上下功夫。结构工艺上主要是在转角处尽可能的增加筋板,在受力位置增强局部厚度和接触面积,设备的重心和几何中心尽可能的重合,已增强其稳定性,在焊接工艺上尽可能的采用双面焊,连续焊等工艺措施;对于焊接件,尽可能地在焊接后做人工时效和去应力回火处理,消除焊接产生的内应力,然后在对轴承座,电机座,气缸,油缸,导轨等其他装置的安装面进行铣加工,以保证装配精度和设备使用精度的保持性。(这些安装面往往设计为局部凸台,以减少机械加工面积,降低成本)。另外对于轻载设备,其机架尽可能避免焊接,采用螺栓活连接。
在非标自动化行业,很多机架为型材焊接结构或铝型材连接结构,且其结构布局形式往往为拉、压杆、悬臂梁或框架梁(简支梁),对它们的受力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满足足够的刚度、强度等机械性能,对其梁的截面形状,根部结构和支腿都要进行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计算,重点校核其受力后的变形量不大于直线导轨和滑块之间的配合间隙,导轨的平行度,行走机构的行走精度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材料的受力分析,主要要分析本机架的受力类型,抓住主要的受力类型对其进行重点分析,从载荷的角度分析,它主要受的是集中载荷还是均布载荷,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剪切力或者是扭转力,以此确定机架的设计重点。
总结:
1.机架的设计重点首先是其布局结构形式,材料的材质,截面形状和规格的选择;
2.机架设计的重点其次为受力分析:刚度和强度分析,在保证足够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和抗扭强度下,重点分析受力后的刚度,即挠度/变形量,是否满足设备的精度要求;
3.对机架的运输,安装,加工,维修充分考虑,并符合实际的运输条件,安装条件,机械加工工艺条件和后期维修操作条件。
最后希望广大网友们对机架设计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并将你们所设计的,遇见的更多丰富的机架图片,资料分享出来,互相学习,借鉴。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