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车险“快处易赔”机制7月1日推广至全市
中新网重庆6月30日电 (记者 刘贤)记者30日从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为方便民众享受更加温馨快捷的保险服务,自7月1日起车险快处易赔机制将扩面推广至该市所有区县,逐步实现制度保障的全覆盖。
快处易赔机制是重庆保险业针对轻微道路交通事故,于2021年6月21日在当地主城九区试点推出的一项理赔服务与社会治理集成融合的创新举措。一年来使用快处易赔机制处理的案件量占同期双车事故的78.59%,服务事故当事人及车主超过100万人次。
作为保险业公开做出的服务承诺,快处易赔机制减少了车主的后顾之忧,当事人拍摄现场影像资料,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协商责任,减少了现场滞留时间,相当一部分事故撤离现场用时不到5分钟。从机制运行以来的理赔指标看,使用快处易赔机制的万元以下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仅6.17天,与试点前相比降低3.2天,下降幅度达35%。
据悉,快处易赔机制适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列明的21种在线快处快赔道路交通事故情形,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一是事故案件属于车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二是双车事故,无人伤及第三方物损,事故车辆可自行驶离;三是事故双方须在渝投保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四是事故双方需提供事故现场影像记录。
快处易赔机制与公安交管12123事故快处充分联动,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拍照撤离,最大化减少事故车辆路面滞留。符合快处易赔条件的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拍摄现场影像资料实时固化现场证据,第一时间撤离事故现场,向保险公司报案、相互留存信息后即可自行驶离。二是简化定责,最大化推动事故处理警保联动。对于符合条件的全责案件,支持事故双方自行协商认定责任,尽可能不将公安交管责任认定书作为理赔必要件。对于同责、主次责案件以及单车预估损失1万元以上的全责案件,公司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告知事故方在规定时限内通过公安交管12123在线定责。三是分开定损,最大化为事故双方提供自由便利。事故双方车主无需相约,可自主选择前往理赔维修网点,联系保险公司定损,同时支持车主通过代位求偿机制获取保险赔款。
在重庆银保监局指导下,自今年7月1日起车险快处易赔机制扩面至重庆主城之外各区县的县城建成区道路(含区县政府所在镇、街道及毗邻的城镇建成区),部分风险管理成熟的保险公司参照快处易赔处理流程,还将在其他区域路段提供快赔快处服务,实现从主城试点到全市覆盖的转化。
责任编辑:余坤航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