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丨南安检察推动解决乌石山淤泥池地质隐患
检察官同志,最近只要一有大雨天,我们就担心乌石山上的淤泥池会形成泥石流,到时候我们住在山脚下的村民岂不就遭殃了?请帮忙想办法解决一下!
前段时间,泉州南安市美林街道梧山村村民通过检察监督指导中心向南安市检察院民行部的检察官反映了这个问题。


乌石山上怎么会有淤泥池呢?
事件起因
原来,违法行为人王某等人此前在位于乌石山半山腰处非法洗砂,洗砂余下的泥土形成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9.26亩的淤泥池,该淤泥池没有稳固的安全措施,如遇大暴雨极有可能会形成泥石流,而山脚下就是村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此,南安市检察院民行部检察官绝对不能旁观!
★
2017年6月初
南安市检察院民行部到乌石山现场调查,发现该山场地表裸露,现场有非法采砂、洗砂后造成的面积19.26亩的淤泥池。
2017年6月12日
南安市检察院向南安市林业局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2017年7月初
南安市林业局回函答复已刑事立案调查,关于淤泥池的事项,已正式函告美林街道办事处。
2018年3月29日
南安市检察院跟进监督,发现淤泥池仍然存在,有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并向南安市国土资源局发出检察建议书。
2018年5月25日
南安市国土资源局答复:已督促违法行为人完成治理方案,但实施治理存在许多困难,希望检察机关出面协调相关部门。
2018年6月19日
南安市国土资源局督促违法行为人委托建设工程公司完成《南安市美林街道梧山村乌石山淤泥池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面对困难,我们选择直面问题!

2018年8月8日,南安市检察院牵头召开泉州市首例行政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促进乌石山修复方案的施行和淤泥池的修复治理。
会议邀请了福建省检察院行政检察处检察官黄金娜、泉州市检察院民事与行政检察部主任李晓玫、南安市副市长裴建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南安市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水土办、美林街道、梧山村代表及参与工程修复治理方案制定、工程建设、方案鉴定的专家代表。
讨论治理方案
此次圆桌会议由南安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陈开艺主持。
案件承办检察官民事与行政检察部副主任林阳滨汇报案件情况。
南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黄海堤汇报案件办理情况及存在的困难。
福建省腾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代表段济雄阐述治理方案。
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专家代表连水星阐述鉴定结论。
南安市水利局水利工程总工程师陈鹏毅对治理方案提出意见。
南安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工程专家郭志民对治理方案提出意见。
南安市美林街道梧山村村主任王传发表示将根据治理方案,跟踪督促方案实施。
南安市美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思孟表示全力支持,配合解决安全隐患。
南安市人大代表黄清发充分肯定我院民行工作及此次圆桌会议,并强调相关部门要跟踪监督到位。
签署《自愿治理承诺书》

签署现场
南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黄海堤与违法行为人签署《自愿治理承诺书》,违法行为人表示将根据最终形成的治理方案,完成乌石山淤泥池修复。
人大、政协代表声音
南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叶荣发
通过诉前圆桌会议,充分发挥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推动乌石山淤泥池隐患治理方案尽快落实,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行政机关更好依法履职,为检察院点赞,为行政公益诉讼点赞。
南安市政协专职常委
苏天元
南安市检察院积极将公益诉讼落实到实际案件中,能够助推执法部门联动执法、规范执法,预防和惩处破坏生态等方面的违法行为,服务发展大局。同时,通过参加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也是一次以案释法的良好法治教育课。
南安市检察院勤政廉政
监督员代表 陈振华
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的这种模式创新,南安市检察院对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反馈,有效跟踪,务实推动有关单位依法履职,督促违法行为人修复治理安全隐患。最后,希望这种新颖的办案模式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服务发展。
领导讲话

南安市检察院曾闽宏检察长介绍近年来南安市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情况,并指出这次诉前圆桌会议既是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实践,也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发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诉前程序作用,强化联动协作,壮大公益保护力量,实现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效应的最大化。

南安市副市长裴建饶表示,通过这次圆桌会议不仅是公益诉讼个案的整改落实,同时推动行政机关进一步依法履职、规范执法。今后各单位、部门要加强重视,加深认识,保障检察机关行使公益诉讼职能,坚持协作,突出法治,确保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依法行政实现双赢。

泉州市检察院民事与行政检察部主任李晓玫表示,此次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是泉州首例,是泉州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创新办案模式的探索,为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以及执法机关协作交流提供了全新平台,能够实现办案监督的双赢多赢共赢效果。

福建省检察院行政检察处四级高级检察官黄金娜表示南安市检察院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工作有举措、有成效。本次治理乌石山淤泥池地质灾害隐患圆桌会议极具典型性,为行政公益诉讼圆桌会议机制提供了实践样本和经验。并就如何做好诉前圆桌会议,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坚持公益核心原则。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坚持从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角度出发,推动行政机关主动履职纠错,同时,加强各执法部门的协作,共同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是严守检察职能边界。要严格在法律范围内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正确把握和研判检察权介入的必要性以及时机、方式和程度,努力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切实确保整改到位。要加强后期跟踪监督,督促行政机关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履职。积极争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与行政机关加强沟通协调,切实把整改方案落到实处。
那么,到底什么是圆桌会议呢?南检君给大家普及普及~

南检小课堂
诉前圆桌会议是福建省检察机关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探索创新机制,是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后,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职而跟进监督过程中,行政机关有整改意愿并有明确整改方案,但因特殊原因无法主动履职的,向被提出诉前检察建议的行政机关提供的容错纠错机制,不仅让被建议的行政机关有更充足的时间,更好的履行其应尽的职责,而且能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节约司法成本,提高效能。福建省检察机关的行政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是全国首创。

诉前圆桌会议是南安市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以来勇于尝试的又一项新举措,也是我们努力守护民生、保障民利的一个剪影,以和气的方式达到合气的效果,以通力的探讨实现同力的诉求,促成乌石山淤泥池治理方案的形成。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前行,用我们的检察力量,使公益真正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保护,守护一方净土,还予碧水蓝天。
来源:南安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