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莱赛尔元年


2021年被称为国产莱赛尔元年,这一年,国产莱赛尔高歌猛进,产能突破了30万吨;另一方面,莱赛尔纤维销售不畅,遭遇了消化不良的问题,产能高涨而产量低迷,开工率只有40%-50%,纤维价格也持续走低,在今年上半年各类纤维涨价的声浪中,成为万红丛中一点绿的那只绿色纤维。基于市场行情的原因,一些在建莱赛尔项目的工期停滞或减慢,个别具备了开车条件的新项目工厂也推迟了投产日期。

未来莱赛尔行业会如何发展?短期内,莱赛尔作为《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中最重要的绿色纤维地位是不会发生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倾向短期内不会掉头,政策基本面是正向的。产业化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来自于技术和营销两个层面,本文将就2021年度莱赛尔产业化状况、技术发展以及营销状况做一个简单综述,为这场新纤维浪潮中留下一个持续的年度记录。

一、莱赛尔产业化现况:

1、产能与产量

2021:莱赛尔元年(图1)

2021年,莱赛尔短纤的在中国有规模销售的纤维厂商有13家,其中外商2家,分别是兰精公司和印度博拉公司。国产厂商有10家,其产能从0.25万吨到10万吨不等,上表中的产能数字前面的+号意思明年会新增的产能。兰精公司泰国10万吨的莱赛尔项目预计明年投产,赛得利南通和常州的各10万吨的莱赛尔项目预计明年秋季的冬季可分别投产,南京化纤目前已经具备开车条件,目前只是在进行一些投产前安全生产审查程序,不出意外,明年也将投产。明年的新增产能应该不止此,有些已经一期投产的厂商,会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其二期项目的进度,如果市场好转,会有更多的新增产能。

产能高歌猛进,但产量低迷,行业整体开机率大概在40%-50%,推算整体产量低于12万吨,刨去新增库存,2021年全年仅消化掉10万吨国产莱赛尔,下游的消化能力堪忧(这个问题将在第三部分莱赛尔的营销细述),受销售不畅的影响,年中有部分纤维生产企业发生了停工情况。

莱赛尔长丝厂商有两家,分别是龙塞尔和聚隆。龙塞尔今年11月新厂投产,一期产能5000吨/年,规划产能2万吨/年。台湾聚隆产能应该有2000吨,但前年其中一条千吨生产线发生安全事故,具体恢复情况目前还不明了。

2、后续展望

2017年,工信部下发的《黏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和《黏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从生产企业布局工艺装备要求资源消耗指标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文件明确指出,严禁新建黏胶长丝项目,严格控制新建黏胶短纤项目。这里面的严禁和严控就基本把黏胶纤维产业的准入大门关上了,严控的黏胶短纤也难以审批立项,黏胶企业想扩张产能,一般只能通过收购既有的黏胶纤维企业才能实现。

而莱赛尔纤维作为《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中重要发展的绿色纤维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逆转,但十四五后当产能积聚到一定程度,产业政策是否会发生调整,导致类似于上述黏胶纤维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或关上,也是不无可能。因此,今年莱赛尔纤维厂商虽然普遍效益不佳,但并不意味着今后的关于莱赛尔的投资会显著降下来,现在国家产业政策还鼓励上车,过几年产业政策转向,就没有上车票了。而且一旦下游应用技术和应用场景完全打开,莱赛尔的前景依然会非常光明的。

二、莱赛尔领域的技术进展:

1、纤维

莱赛尔纤维制备有三种工艺方式,分别是干法溶胀、湿法溶胀和双螺杆法,奥地利ONE-A的创世人是兰精公司的工程师,其提供的制备技术为湿法溶胀。中纺绿纤的技术来自纺科院,未找到其公布的技术路线,但从其公开的诸多资料中分析,接近干法溶胀路线。今年11月份,鸿泰鼎莱赛尔项目一期开机成功,其工艺路线也是干法。从后端来看,干法和湿法的区别可以表现在手感上,湿法手感丝滑,而干法手感更偏棉感一些。国内唯一家采用双螺杆技术的是鸿阳科技,双螺杆技术的缺点是单线产能太小,年产能只有5000吨,根据鸿阳科技10万吨莱赛尔项目规划,其准备建设20条双螺杆技术的莱赛尔生产线。在行业整体开机率低迷的情况,小产能单线的生产成本未必高于大产能单线的成本。

国产莱赛尔目前单线产能大多在1.5-2万吨左右,而兰精公司在6-7万吨。单线产能低意味着生产成本高——如何产能可以开足的话。因此十四五规划中把提升莱赛尔纤维的单线产能作为一个重点工程来突破。目前中纺绿纤有一条年产6万吨产能的线,据说纺科院还在组织研发10万吨/年单线设备。赛得利在南通和常州的项目单线设计产能均为5万吨/年。

2019年10月,兰精宣告将推出纤长为2mm的超短纤品种。2021年12月,唐山三友的第一包纤长为10mm的超短纤莱赛尔成功下线,其年产能为1000吨,其主要应用领域是卸妆棉、家用清洁湿巾以及婴幼儿湿巾。纺织用的常规莱赛尔纤长通常为38mm。

目前纺织用常规来赛尔在多在1.38dtex,0.9dtex甚至更低的细旦和超细旦纤维国内厂商亦有在开发,旦数降低,可改善织物手感。

缺乏交联型的莱赛尔,一直是国内莱赛尔厂商的痛点。早几年山东英利和保定天鹅宣称过已经掌握交联型莱赛尔的技术,但未见其形成畅销的产品。2021年上海面料展,保定天鹅发布,完成A100型的交联莱赛尔的技术攻关,其产品品质不输国外厂商同类纤维,目前已批量生产。另外,中纺绿纤也在今年也完成交联型技术攻关,亦有交联型莱赛尔在量产。根据兰精公司的分类,交联型莱赛尔因交联剂的不同分为A100型和LF型,A100的交联效果更佳且目前售价更贵,是目前国产交联型的主要研发与替代方向。

lyocell中的lyo是希腊文溶解的意思,所有以NMMO为溶剂的再生纤维素都可以称为莱赛尔,除了常规以木浆为原料的普通莱赛尔,还有以竹纤维为原料的竹莱赛尔,中纺绿纤曾生产过竹莱赛尔纤维。以汉麻为原料的lyohemp汉麻莱赛尔。未来应该还会有lyoflax亚麻莱赛尔,不但增加莱赛尔品类,也为解决亚麻刺痒感提供一个新的可能解决方案。万物皆可莱,所有纤维素基的原料在理论上都可以制备成莱赛尔,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Lyocell。

德国Zimmer和Alceru-schwarza联合开发了一个在莱赛尔纺丝液中加入海藻粉末的莱赛尔,称之为Seacell,中文译为海丝。海藻粉末的加入不但使seacell具备了海藻的益肤性能,也因此破坏了莱赛尔超分子结构的规整性,改善了其原纤化性能。

有企业研发将石墨烯加入莱赛尔纺丝液的石墨烯莱赛尔,使其具备一定抗菌和远红外功能。

新的溶剂如离子液体和liCl体系,是目前再生纤维素研发的热点,但均处于实验室阶段,能否产业还有待观察。

台湾聚隆的莱赛尔长丝耐碱性低于市面上市售的普通莱赛尔短纤,经碱处理后,其手感会发生明显的塑化倾向,越来越接近塑料纸的那种感觉,不知是否是其纺丝液加入了不耐碱的某种成分,龙赛尔的莱赛尔长丝在耐碱性方面优于前者。长丝的抗原纤化性能优于短纤,不会发生如短纤织物那样非常恶劣的起毛球现象,但也会产生细腻的绒感,正面讲,有好的手感,负面讲,会令颜色容易洗旧,无法得到鲜艳色,这对高档时装是不利的,因而,长丝织物也同样面临抗原纤化的问题。

2、纱线

纯莱赛尔的纺纱方式当下以紧赛纺为主流,相对单一。目前,莱赛尔的涡流纺成为纺纱开发的一个热点,其主要优势有两个,一个是纺费便宜,另一个由于其有优良抗起毛起球性能,对改善织物的原纤化后果会产生积极作用。它的缺点是强力较紧赛纺偏低,但对于莱赛尔织物来讲,其强力本身就有想当多的冗余,以40s莱赛尔府绸为例,紧赛纺经向拉伸强力有1000多牛顿,这个布以作小衣、连衣裙、衬衫为主,这么高强力不太用的上,强力下降50%都无损面料的服用价值。

纯莱赛尔氨纶弹力纱目前仅有兰精天丝有,国产莱赛尔的氨纶弹力纱也正在开发中。

纯莱赛尔的气流纺、环锭纺等纺纱方式也在陆续开发生产中。

莱赛尔纺纱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混纺,混纺不但可以将两种或多种纤维取长补短,让其性能更优越,还是莱赛尔原纤化解决方案之一,如图根据分析,可以大致得到莱赛尔/棉混纺比例—原纤化程度的关系图,即随着棉比例的升高,其原纤化程度会逐渐减低,直到降到全棉织物一样的程度。

2021:莱赛尔元年(图2)

可以看到,不同纱织的织物其纯莱赛尔的原纤化程度是不一样的,越高支,其纯莱赛尔织物原纤化程度就越低,而且也会在较低的棉混纺含量情况下到达织物原纤化程度的服用安全线。这条服用安全线是指,织物/成衣经合理家庭洗涤后,其泛白泛旧起毛等原纤化现象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一般来说,5级原纤化评级,安全线要在2级以下。长车染整工艺对莱赛尔/棉织物的开发,一个重要的内容是通过试验,要确定不同纱织的原纤化服用安全线对应莱赛尔/棉的混纺比例,比如说,60s的莱赛尔/棉混纺织物,70/30的莱赛尔/棉的比例能否确保织物的原纤化在服用安全线下?21s的莱赛尔/棉混纺织物,30/70的莱赛尔/棉比例能否确保该织物的原纤化程度在服用安全线下?另外,不考虑交联,织物的原纤化程度除了和纱织、混纺比例有关,还和纺纱方式、织物浮线长度密切相关,在做比例确定时必须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目前对莱赛尔抗原纤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加法思路上,这方面论文大概占抗原纤化研究的90%以上。而减法工艺是目前最主流的染整工艺路线。在这两者之外,其实还存在第三种方法,我暂且称之为物理压制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控制纱体外层莱赛尔的裸露比例,以及控制裸露莱赛尔的两个浮线长度——纤维裸露纱体外部的纤维长度以及织造组织的浮线长度来达到抑制原纤化后果的目的。巨原纤大概是1mm长度,棉型莱赛尔纤维38mm,原纤化的发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纱线端毛羽开始的,应该会会很大部分是从巨原纤单体的发生与纤维的断裂分离开始的;因此,如果在这个尺寸框架内有混纺纱的缠绕和纱体捻度的束缚,以及织造组织交织点压制,必然对织物原纤化后果有积极的抑制作用。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混纺纤维的引入,对其纱支、比例、捻度、纺纱方式与参数、径向分布控制、织物结构设计、起毛起球性能等等工艺条件的研究,达到一个抗原纤化结果。顺便提一下,纤维的抗原纤化性能和织物抗原纤化后果并不是一回事,这个是物理压制法得以成立并展开想象空间的前提。不改变纤维抗原纤化性能但达到织物良好的抗原纤化的后果比比皆是,比如说同样的普通型莱赛尔纤维,纺织成60s平纹织物就比纺织成21s斜纹织物的抗原纤后果要好非常多,又比如同样21s粗支斜纹,做成经棉纬莱交织就比做成经莱纬棉的抗原纤化后果要好非常多。

因此,基于物理压制法的纱线抗原纤化方法是在纱线端解决莱赛尔原纤化的一个重要方法,不单是棉混纺,和其他任何非原纤化纤维如黏胶、涤纶、交联型的莱赛尔混纺都同理,只是参数有差别。目前这个工作我做了一些开头,也诚邀纤维、纺纱、织造界的朋友共同来参与这个基础数据项目的研发,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得到莱赛尔和不同纤维混纺比例、不同纺纱方式、不同纱支下的原纤化数据图,并通过纺纱参数的调整,得到最优的混纺纤维径向分布,以降低混纺成分中非原纤化纤维的比例,即最大可能保留莱赛尔的手感与风格又降低了纤维成本。得到各类纤维混纺的原纤化数据图后,可以为纺纱企业提供基础数据参考,在纺纱端解决莱赛尔原纤化问题,将会极大的降低后端的染整成本和染整风险,为解决莱赛尔染整端的成本瓶颈和产能瓶颈提供了釜底抽薪式的上游解决方案。

3、染整

解决莱赛尔原纤化问题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加法思路,一种减法思路。所谓加法思路,是指用交联手段加固容易原纤化的纤维,使其在后面消费者穿着洗涤的过程,不容易发生劈叉而原纤化。而这种交联可分为前交联和后交联,前交联就是纤维制成阶段就添加交联剂使之发生交联,如A100天丝、LF。后交联就是指在布匹染整过程施加交联剂让其产生交联。所谓减法思路是指用比日常穿着洗涤更强烈的物理或化学手段,破坏那些容易劈叉的纤维,使其预原纤化,然后再用抛光酶洗等手段将这些原纤毛羽去除。这里的物理手段有气流机的高速冲刷以及砂洗缸的砂洗工艺,是目前莱赛尔解决原纤化问题最主流的手段。化学手段就是通过氯化镁等酸性物质的作用,使原纤劈叉,这个工艺只有极少长车工厂试用过。

当下最主流的减法工艺是缸染+砂洗路线,也是目前莱赛尔染整主力大厂采用的工艺。众所周知,莱赛尔纤维遇水横向通胀厉害,远高于其他纤维,造成了莱赛尔织物入水即变得很硬,并由此导致了莱赛尔织物的绳状染色的插伤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擦伤问题,缸染厂想了很多办法,包括且不仅限于缝边、加浴中宝、丝光等等,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莱赛尔织物的缸内擦伤问题。最后只能通过后砂洗的方法来修复擦伤。其成品布面有轻微绒感,手感柔软性和悬垂性俱佳,缺点是颜色鲜艳度不佳,布偶有难以修复擦伤疵点,布匹染整损耗大(8%-12%)。

减法路线另一个路线是缸长(平)结合工艺路线,即在气流缸里做前处理,完成原纤化和酶洗去毛,在长车或平缸里染色。这种减法是布匹在绳状状态下完成的,有擦伤风险,但在缸时间短风险也相应降低。

绳状工艺擦伤风险大,要避免擦伤就要寻求合适的平幅减法工艺。除了这两种绳状减法工艺,设备商也在开发平幅状态下能够提供大剪切力以让莱赛尔预原纤化的设备。在今年上海纺机展上,白卡拉尼图片和视频展出(无实物)一台平幅砂洗机,引起很多莱赛尔染整领域的技术人员关注。相比它的平幅空洗机AR24,他保留了强拍打,但引入了水浴,增加了容布量到400米,因而也就大幅增加了处理时间,因而同时具备了原纤化三个必要因素:剪切力(拍打/摩擦)、湿态和足够的时间。理论上,这个设备都可以将原纤化—去原纤化同步完成,即在有纤维素酶的环境中,对织物施加剪切力,让其原纤暴露在酶中,然后通过酶作用祛除。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2021:莱赛尔元年(图3)刷新
2021:莱赛尔元年(图4)
视频详情

目前国内首台的这个设备在嘉兴安装调试,具体运行效果不久后即可知晓。

另一个可能实现平幅减法工艺的是超声波水洗机,超声波水洗机在化纤的前处理上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可利用超声波提供的声波将化纤织物上油剂在没有助剂的情况下清洗下来,并均匀分散在水浴中。在有关莱赛尔原纤化研究案例里,大多采用超声波震荡的方法令纤维发生原纤化。从理论上讲,超声波可以令织物在平幅状态完成预原纤化,如果在水浴中加入酶,也可以将原纤化—去原纤化同步完成。唯一需要调试和试验验证的是,酶在超声波环境中的活力,超声波太弱,提供剪切力不够,原纤不能充分拍打出来,酶在剪切力太弱的环境下活性亦不够;而超声波太强,酶可能不耐受,在这种高剪切力的环境下会失活。超声波强度的确定是一个需要多次试验寻找的点。这个设备目前还未有厂商开发,只是我的一个理论设想,但推测应该是有效和有前景的,期待有设备商与我共同开发。

加法思路目前有两种方法,分别是染料交联和交联剂交联。这两种交联都可以和长车(平幅)工艺适配。

染料交联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交联效果好的染料目前没有工业化生产,市场上缺货,另一个是交联效果弱,只能在高支纱织物中与物理压制法协同作用才能有好的抗原纤化后果,但在对如21S纯莱赛尔斜纹织物上效果就不太理想。年中曾有染料商推出过一组抗原纤化染料,但实际效果欠佳。

交联剂交联可以分染前交联、染中交联和后整理交联。

最早很多相关文献中介绍最多的方法,是用普通的2D抗皱树脂进行后整理交联,但今年经多方实际试验下来,这个方法效果并不好,做完树脂整理后,洗后仍然有很严重的原纤化。因此,一些大助剂商如传化等也在寻找或配制更好交联剂。

染中交联省掉了交联工序,也避免了后整理色变问题,是一个应用比较方便的工艺,其交联剂主要是一些碱性交联剂,以匹配活性染料的染色条件。

染前交联既可以是纤维交联,也可以是织物在前处理后染色前交联,其交联剂要对后续的得色没有影响,目前最成功还是兰精A100使用的那支交联剂。

目前莱赛尔的染整工艺路线其实有多条,其成本各有差异,我简单做了一个图如下,粗略的标识了它们的成本对比。

2021:莱赛尔元年(图5)

PS:有关技术问题的细节我另有文章详解,本文只做简单概述。

三、莱赛尔的营销:

现在莱赛尔纤维的价格已经比较亲民了,市场价格在15000/吨左右,比棉便宜5000-6000元/吨,但后端的纺纱、织造、染整费用还太高,造成成品面料价格不实惠。以克重120g/m2的40s府绸为例,现在市场现货,棉的价格基本11元/米左右,莱赛尔的目前还在卖16-20/米居多,价格差了近一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技术层面讲是对后端工艺开发不充分造成的,比如纺纱主流就是昂贵的紧赛,其它纺纱方式量产很少;染整就是昂贵的缸染+砂洗工艺,染费和坯布一样的价;营销端的问题就是国产莱赛尔纤维厂商目前还太依赖兰精公司培育的这个后端体系,而兰精作为独角兽培育的后端体系都是高利润率模式的,国产纤维厂商想穿兰精的鞋走自己路,但事实上也难免被后端伙伴劫持和带歪了,这里所说的劫持是利益和观念上双重的,比如纺厂做惯了紧赛纺,就会觉得其他纺法档次太低,缸染厂做惯了染费6-8元/米的砂洗风格,就会觉得染费要便宜好几块的长车工艺根本不是莱赛尔的正统,对其嗤之以鼻,由此便导致了所有后端的工艺都停留在高价格的路线上,缺乏新的应用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开发。单调且昂贵的工艺路线即推高了终端产品的成本,也制约了终端产品的应用场景拓展。莱赛尔行业要走出困境,既要与这些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又要避免受制受困于下游企业的既得利益,不要让下游企业的既得利益蒙蔽了自身拓展的技术及产品视野。

而这种后端保持高价格对建立来品牌走高端路线的兰精最有利,对终端客户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国产莱赛尔厂商最不利。目前兰精的G100天丝和国产莱赛尔纤维的价格差还保持在6000元左右,并不是反映出品质差异,而是其品牌价值差异以及建立在品牌价值之上的营销方式的差异。就2021年来讲,这种营销还是成功的,国产莱赛尔并未对兰精产生大的冲击,相反自己却深陷产销困局。

就目前染厂生产的情况来看,国产普通型莱赛尔和兰精G100未表现出明显的品质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莱赛尔纤维厂商可以穿兰精的鞋,走自己的路,找到原来做天丝的大面料商,让他们把天丝换成自己国产的莱赛尔就OK了。因为这未必符合鞋的利益。兰精二十几年的市场耕耘,在终端已经形成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很多业务人员去服装公司推荐面料,讲是莱赛尔面料没人听得懂,非得讲是国产天丝对方才恍然大悟,而国产莱赛尔厂商的XX丝或XX赛尔不要普通设计师,就是专业人员也会晕头转向,是商标名还是新纤维?品牌影响力的差距造就了品牌溢价能力的差距,换成大白话说,兰精的天丝卖的贵点客户可能会买单,国产莱赛尔卖贵了客人不买单。而兰精十几年的全球独家经营,打造了一个全链锻多赢的生态链,每个链段的合作伙伴都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率,让这些兰精旧友舍弃之前高利润率,转向亲民路线,难度怕是不小,从品牌路线走向价格竞争路线,对这些已在既有高利润率格局下有比较高好的生态位的大佬反而是一种利益伤害。原先轻轻松松赚30%,现在让我辛辛苦苦赚10%,凭什么?

兰精初入中国时,天丝织物开发不管在纺、织、染上都遇到过困境,尤其在染整上,当时觉得很难解决。但纯天丝织物在缸染-砂洗工艺路线以及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让染厂以及上车了的面料商大为振奋,赚的盆满钵满。同时亦失去当初前进的动力,加之兰精的产能受限,整个上了车的阶层,在纤维、染整双产能受限的情况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食利期。而产品开发也几乎停滞,不管是工艺路线还是产品系列,都几乎处于一个停滞。

国产莱赛尔的品牌培育成长需要时间,而产销困境迫在眉睫,别人鞋未必好穿,但前面的路还得走,怎么办?只能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国产莱赛尔的登场,就是要打破这种静寂,急剧的纤维产能扩张急迫的要寻求新的产品应用出口,而新的产品应用出口需要新的技术和工艺线路的支撑。新的开发不同过去十年那种在既有框架修饰,而需要前所未有的技术视野与产品视野,对就有框架作更彻底的突破。这就需要联合更多的下游伙伴,尝试不同的纺纱方式、织造方式、染整方式以及更多应用领域。已经有的,要替代,还没有的,要创新。很多东西经过试错和碰撞才可能有新的路径,甚至一些无意识的碰撞,比如天丝染整的砂洗工艺,天丝缸染砂洗路线的成功,严格的讲,并非人为设计,而是演化的结果。推动天丝砂洗工艺拓展应用的最初动力并非完全是追求砂洗后的高悬垂性高反拨弹性的手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缸染无法解决天丝厚重织物擦伤问题,而砂洗工艺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擦伤修复方法,手感反而是一种副产物,后来这个副产物变成了主要卖点,遮蔽了当时选择砂洗路线的多推动力。

在寻找下游合作伙伴时,不要再把太多精力放在既有天丝领域的大佬身上,表面上这些下游伙伴有成熟的技术及销售体系,只要把兰精天丝替换自己的国产莱赛尔就一下ok了,但实际上前面我们也说到,大佬在兰精天丝体系里有兰精品牌溢价等等种种既得利益,他要突然走高性价比路线等于是自我革命,这太难了,你说服让那个染染天丝的大佬染厂把原本6-8元/米染费降到3-4元/米试试?更多的着力点应在现在还是莱赛尔行业的小弟,但对莱赛尔的市场有着昭然若揭的勃勃野心的那种下游伙伴,没有既得利益包袱,一切合作都可以成为利益增量。

面对莱赛尔纤维的产能在短期内激增,下游的产能配套可能存在瓶颈,纺纱织造环节相对轻微,主要是染整产能的配套。目前主流的缸染+砂洗工艺解决莱赛尔原纤化的思路是减法思路,在解决原纤化问题上非常有效,但缸染路线始终无法根治莱赛尔织物的缸内擦伤问题,尤其是厚重一点的织物的中深色,擦伤概率更大,只能通过后砂洗将擦伤部分掩盖或修复。但后砂工艺随之带来了对色稳定性差和砂洗效果一致性的次生问题。因此,缸染路线是一个很难标准化普及推广的一个工艺路线,兰精公司从零几年对各个缸染厂进行辅导,十几年下来,能稳定量产的缸染厂不超过十家(新生、中纺、卓达等),这些染厂其实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高度技术集权以及由高度技术集权所带来高执行力的试错体制,正是通过大量的不断试错,使莱赛尔的缸染工艺成为一种高度经验性的老师傅技艺,这种老师傅技艺难以书面表达而且需要常年的试错培育才能获得,因而它就很难被其他兄弟工厂所抄袭。这种老师傅技艺被波兰尼称之为默会知识或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以区别于我们通常所关注的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后者是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图表、数学公式表达并可以经现代学院教育模式而习得的。

而且即使有个别核心的技术人员跳槽的新的工厂,但往往会因为缺乏高度技术集权和技术集权的高执行力体制,在新的工厂难以真正开花结果。

因此,如果莱赛尔行业或企业想要解决下游的染整瓶颈,更多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更容易实现工艺标准化即显性知识含量更高的长车(平幅)线路上,长车(平幅)路线一旦成熟,是可以快速实现推广复制的,从而解决莱赛尔下游的染整瓶颈问题。

解决染整瓶颈,不但是是要解决纤维产能和染整产能适配的问题,还有染费价格和品质稳定性的问题,后两个问题,对中小型面料企业参与开发莱赛尔织物的热情与信心至关重要。长车(平幅)工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能路径,如果能在设备上有新的突破,比如白卡拉尼的平幅砂洗机和超声波水洗机,给长车工艺注入平幅减法的抗原纤化工序,将可能形成一条价格低廉、品质稳定佳并可实现标准化工艺的莱赛尔染整路线,以突破目前高度经验性且价格昂贵的缸染减法砂洗路线。目前的莱赛尔对棉和人棉替代难的问题,实际是染费价格和品质稳定性的问题的衍生问题,正是因为染整费用高企和染整稳定性差(因此面料商要提高利润对冲风险,导致莱赛尔售价高企),莱赛尔对人棉的替代开发才会没有进展,而且目前莱赛尔的生产企业均是老牌的人棉生产企业,自己革自己的命既需要远见又需要勇气。但从生产成本来讲,莱赛尔的制造成本是低于人棉的,终有一天,莱赛尔是要卖的比人棉便宜的,那时只要染整端有了价格合适的染整方案,替代或部分替代是难以避免的。

另外,国产莱赛尔需要有个大佬,投入资源解决行业内一些基础性的技术问题。现在大家都怕被人搭便车,都不愿意投入,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了,最后饿死一两个才会有人去打水。国产莱赛尔在性价比上优于兰精G100,但在技术服务以及对下游的技术辅导投入层面,还差了非常多。目前的态势,诸侯林立,是建立某种共同体还是期待市场规则下大鱼吃小鱼形成大佬,那就要看明年了。

投稿邮箱

huibin2@163.com

2021:莱赛尔元年(图6)

2021:莱赛尔元年(图7)

2021:莱赛尔元年(图8)

2021:莱赛尔元年(图9)

2021:莱赛尔元年(图10)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