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碳中和的六大误区(一)——用太阳能、风能取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


原标题:关于碳中和的六大误区(一)——用太阳能、风能取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

《新能源趋势》公众号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东北地区限电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当然这背后的原因并没有那么复杂——煤不够用了。发电、供暖都需要用煤,而煤的供应受到了限制,为保障即将到来的冬季供暖,只能减少发电用煤了。毕竟,没有电还可以凑合着过,而在冬季的东北,没有暖气可是会出人命的。

这个无奈的事实让不少人无法理解,既然煤不够用,为什么不用太阳能、风能来取代?而且后者更加清洁,也更符合国家碳中和的战略。风能和太阳能都比火电便宜,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

相信持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其实这就陷入了一个误区,这就牵涉到了关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专业问题,能源专家、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在其围绕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的演讲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众所周知,无论太阳能还是风能都是按照有效工作小时数来计算发电量的,一年有 8760 小时,而中国的太阳能每年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在 1300 小时到 2000 小时之间不等,很少有超过 2000 小时的区域,平均在 1700 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太阳能大约在 1/5 – 1/6 的时间段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 4/5-5/6 的时间段,如果要储电,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是 2000 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 24 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用电不能说有太阳有风的时候用电,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停电。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这种供电是不稳定的。

而且时至今日,即便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风能、太阳能与煤电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以 2019 年为例,全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发电总量相当于 1.92 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而中国年发电耗煤大约是 22 亿吨煤,相当于 18-19 亿吨标准煤,也就是说,风能和太阳能只能占煤电的 10% 左右。

而且,电网靠电池储电的概念是非常危险的。据估算,目前全世界 5 年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东京全市停电 3 天的电能。如果说我们有 4/5 的时间或者 5/6 的时间要靠电池储电,这是不可想象的。况且,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钴和锂,没法让我们造那么多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弃光弃风的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电网只能容纳 15% 的非稳定电源。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电网没法全部承受。如果继续增加风能、太阳能,同时大规模储能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废弃更多。

弃光弃风在中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就是因为太阳能、风能是没办法预测的,电网小于 15% 可以容纳,多于 15% 容纳不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到现在还不好解决;二是机制因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可能会让地方出于各种原因不用风电、光电、水电。机制问题在中央大力推动 " 碳中和 " 的背景下是可以解决的,但技术问题,不容易解决。

因此,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大力发展,但在储电成本仍然很高的当前,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全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