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服装设计,必看的11部电影
主打服装设计,但化妆道具场景设计等同样精致,是送给大家的视觉盛宴。
1.《Moulin Rouge!》红磨坊 2001
歌舞片 主要讲述女主角莎婷(妮可基德曼饰)和男主角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爱情故事。

由80人组成的服装部门为影片制作了300件服装。100多人参与搭建红磨坊的布景
2002年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
服装点评:
该片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法国巴黎在这个世纪的转换期,艺术领域出现了否定传统造型样式的运动潮流——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其主要特征是流动的装饰性的曲线造型, S状、涡状、波状、藤蔓一样的非对称的自由流畅的连续曲线,由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以及其他优美的波状行体构成,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有的激荡多变,富有幻想色彩。这种从大自然中寻求主题的新艺术,不仅反映于绘画、雕刻等单纯艺术领域,而且广泛应用于当时的建筑、室内装饰、家具、服装及服饰品等实用美术方面。受新艺术流动曲线的造型样式影响,这个时期的女装外形从侧面看也是优美的S型,因此,把这一时期称作S型时代。
2.《 さくらん》恶女花魁 2006
剧情电影,改编自安野梦洋子所著同名漫画,以日本江户时代的妓馆区作为舞台,描述了在吉原的妓馆区里,一位被卖身的少女清叶,对这里的惯例一边反抗一边成长为吉原第一名妓的故事。

导演蜷川实花早前已是知名的摄影师,影片充分贯彻了蜷川实花强烈的个人风格——影像瑰丽、色彩强烈,图像的锐利感相当震撼,营造出极为刺激眼球的鲜锐色快对比。同时,良好的对比度,充分展示了奢华的风俗屋和花魁的美丽,或者可以说,这也是一部视觉系的作品。影片的声音表现也因此无可挑剔,大场面的人声嘈杂效果处理的很有层次感。(腾讯网评)
3.《Marie Antoinette》绝代艳后 2006
历史传记类电影,根据安东尼娅·弗雷泽的书作改编,讲述了风华绝代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奇一生。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
第60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服装设计
第60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化妆&发型
服装点评:
该片讲述十八世纪初一位法兰西王后的一生,尽管18世纪的路易王朝逐渐走向没落,宫廷文化边缘化,但并没有动摇法国在欧洲的文化中心和艺术中心的地位。洛可可时期的服饰重点由17世纪的男装移到了18世纪的女装上,女装成为洛可可风格的代表。
洛可可风格中的纤柔、轻巧、性感、浮艳的特点与法国上流社会沙龙中女子的特点相契合,因此,女装极强烈的表现出这一风貌,其外在形式美因素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表现在用紧身胸衣勒细的纤腰和用裙撑撑大体积的下半身。这一时期服饰美的本质即用夸张的外形来强调女性形体的吸引力和美感,洛可可时期的女性皆以此为目的来装扮自己。
4.《The Devil Wears Prada》穿普拉达的女王 2006
影片讲述一个刚离开校门的女大学生,进入了一家顶级时尚杂志社当主编助理的故事,她从初入职场的迷惑到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职场与时尚的达人。

2007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
服装点评:
奢华or落伍,你想象中的时尚产业是什么样的?影片的女主角安德莉亚从初次接触时尚的无法理解,到驾驭高定服装的游刃有余,改变她的不是她对服装的选择,而是服装对她的选择,这一切,都是时尚的产物。
5.《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2009
根据作家索菲·金塞拉的购物狂系列改编而成。

影片的拍摄使用了超过30个世界知名品牌所提供的衣服、高跟鞋、化妆品等,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无偿提供。所有女主角在商场血拼购物的镜头,都是在相应的品牌商店中实景拍摄。
6.《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 2013
爱情片,影片讲述了未成名作家尼克·卡罗维深受这个纸醉金迷的上流世界及其中的幻想、爱情和谎言吸引,他目睹这种世界内、外的一切,于是决定写一个关于一段无缘的爱情、不灭的梦想和让人心痛的故事,并反映出当前的时代和挣扎的故事。

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最佳艺术指导奖
2014年第6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最佳服装设计奖 最佳艺术指导奖
服装点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使女性走上社会成为可能,电影中daisy和jodan的齐耳短发就充分体现了新女性们冲破传统道德规范的禁锢,对传统的大战后充满矛盾的社会体制的反抗精神。
战争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过去那丰胸、束腰、夸臀的强调女性曲线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潮流。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否定女性特征,像男性看齐。高耸的第二性征——乳房被压平,纤腰被放松,腰线的位置被下移到臀围线附近,丰满的臀部被束紧、变得细瘦小巧,头发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等,整个外形呈一个名副其实的长管子状,被称作男童式女装(boyish)。
7.《La Reine Margot》玛戈皇后 1994
改编自亚历山大·仲马的文学著作《玛戈皇后》,以16世纪法国天主教与新教的不和为背景,讲述了玛格丽特与亨利之间爱恨交缠的宫廷故事。

第2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
服装点评:
十六世纪后半叶的西欧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人文运动开始风靡。男女装都开始向横宽方向发展,男装变得雄大,女装变得浑圆。衣料的种类很多,比如天鹅绒、提花织锦、缎子等,一些极具东方味道的图案在当时的服饰上多有出现,如荷花、棕榈叶等。紧身胸衣及撑架裙在当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整形工具。
8.《Breakfast at Tiffanys》蒂凡尼的早餐 1961
爱情电影 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农家少女霍莉·戈莱特一心想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是经历了种种变故,最终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故事。

奥黛丽赫本部分经典造型的出处。
服装点评:
与50年代流行的梦露美不同,随着年轻风暴的席卷,灵动、活泼的少女形象大受追捧,这一切都仿佛为身材娇小赫本量身定制。当人们为其美貌发出惊叹之时,无法忽视的是与她气质相得益彰的第二件皮肤,由纪梵希先生设计的经典——小黑裙。
每一个女孩心中,都藏着一个成为公主的梦想。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套小黑裙造型,无论是去Tiffany还是去辛辛监狱,影片中的Holly始终都穿着自己的小黑裙,古典 (Genteel)、优雅 (Grace)、愉悦 (Gaiety),这就是Givenchy。
9.《Coco Chanel & Igor Stravinsky》
香奈儿的秘密情史2006
爱情 讲述了时尚女王香奈儿和俄罗斯某音乐家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
第35届法国凯撒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服装点评:
一战后兴起了对服装有明显影响的装饰艺术(Art Deco),形成现代设计的基础。因而,也被称为现代风格。男装和女装都在向着现代化进程发展。
留着齐耳短发,戴着吊钟型女帽克罗歇的Chanel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杰尔逊奴,在一战后,她以黑色和米黄色为基调,第一个把当时男人用做内衣的毛织物用在了女装上,适时推出针织面料的男式女套装——夏奈尔套装。她把晚礼服的长度缩短到与白日服一样,使其造型朴素、单纯化。
10.《Lamour fou》疯狂的爱 2010
纪录片 以拍卖作为开始,通过一件件艺术品追溯服装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与恋人,事业伙伴共同创始人皮埃尔·贝格的生活轨迹。

同时推荐《圣罗兰传 Saint Laurent 》,《伊夫圣罗兰传 Yves Saint Laurent》给大家。同性爱情题材,通过电影来走近伊夫·圣罗兰。
服装点评:
如果要你选择,你愿意选一个没有压力的平凡人生,还是选择一个顶着巨大压力的传奇人生?
影片讲述圣罗兰中年时期压力过大酗酒成瘾,在事业、恋人中无法平衡,看似与服装无关,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一个人们心中的传奇,由Yves Saint Laurent推出的透明式、吸烟服风格、波普艺术风格、蒙德里安样式至今仍为经典。
11.《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2006
历史传记,该片讲述了16世纪末期,站在权力巅峰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抵御外敌侵略、铲除政治异己,开创了大英帝国的辉煌年代。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第6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
服装点评:
十六世纪末的宫廷服装愈加端庄、华丽,奢华的装饰体现在服装的各个细节。强调变化和动感,从建筑到服饰品到处都大量使用华丽的曲线装置,人们崇尚变化,追求与众不同装饰过剩。样式不拘泥于传统造型,自由的随意追求变化。比起剪裁和缝制的精致,更加注重表面装饰。
电影所表达的服装设计更加有针对性,不同的角色会搭配不同的服装,使观众感觉很真实可信。而美轮美奂的服装搭配,也会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启发。电影的场景千变万化,将你的设计思路运用到某个场景中,这样你的作品也会更有说服力。
撰稿:Z.
审稿:张小臀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