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1982年,我国考察幻影2000,法国却要价太高,中方:那我们自己造


原标题:1982年,我国考察幻影2000,法国却要价太高,中方:那我们自己造

幻影2000型战斗机是法国的第四代战斗机,完全由法国自主设计,由达索公司(Dassault)在20世纪七十年代研制而成。

这是一种不带前翼的三角翼飞机,设计非常的独树一帜。不仅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设计独树一帜,整个幻影系列的战斗机的设计都是十分独特的。

幻影2000型战斗机是与美国F—16A竞争失败的改良产物。20世纪70年代,美国F—16A垄断欧洲市场,法国在多次出卖战斗机的竞争中都失利了。

屡次受挫的法国决定扩大市场,寻找新的买家。这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进入了法国人的视野。可最终,我国也没有引进法国的幻影2000型战斗机,还自主研发了歼—10战斗机。

原创1982年,我国考察幻影2000,法国却要价太高,中方:那我们自己造(图1)

受邀参加航空展,实地考察幻影2000

1975年,法国幻影F1E型战斗机与美国F—16A型战斗机进行了一场对决,这次对决不是在天空的战场上进行的,而是在武器战机对外贸易上进行的。

法国和美国这次是为了争取荷兰、比利时、丹麦和挪威四个国家的新式军机的合约,能够促成这次世纪合约对两国来说都十分主要,这将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里,欧洲的战机将由哪个国家来提供,这其中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然而,法国的幻影F1E型战斗机在这次争斗中败北,之后的欧洲新式军机的市场几乎被美国垄断。

这让法国感到了巨大的危机,痛定思痛,决定大力改良自己的幻影系列战斗机。在法国的潜心研究、大力改良下,名动一时的幻影2000型战斗机诞生了。

有了宝贝,法国怎么会秘而不宣呢,但是当时的欧洲新式军机市场又处在被美国垄断的情况下,法国只能致力于开拓新的买家。

正巧的是,在1979年巴黎举办航空展上,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中国受主办方邀请,组织解放军空军代表团远赴法国参加展览。

于是,法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巴黎航空展过后,法国仍旧积极联系我国,以便促进中法两国关于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相关合作。这之后的三年中,中法两国经过多次交流,我国终于决定组团实地考察幻影2000型战斗机。

1982年,我国空军副参谋长姚峻作为团长,带领我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试飞员葛文墉和蒋德秋来到法国,实地考察幻影2000型战斗机。

6月,我国参观团抵达法国后,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就来到了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制造厂商达索公司进行参观。

而试飞员葛文墉和蒋德秋在一名翻译的陪同下,来到了法国南部马赛附近的依斯特尔试飞基地,为接下来的试飞做准备工作。

这时候的法国可谓是极尽细致的接待我国代表团。在葛文墉和蒋德秋两位正式试飞之前,法国的飞行员先带他们俩在一个简单的模拟设备上进行了演练;然后又带两人先后参观了模拟设备的制造厂、观看了还在研发中的飞行训练模拟器。

最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演练。这一些列的试飞前准备工作后,葛文墉和蒋德秋终于开始试飞幻影2000型战斗机了。试飞过程中,法方还贴心地安排了法国试飞员共乘一机,保障试飞途中发生的意外情况。

在试飞过程中,法方的陪同人员是坐在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前座,负责飞行期间与地面的联系工作以及飞机内设施的使用。

我国解放军飞行员坐在后座,全权负责飞机的各项操作,用多功能显示器操控飞机,全方位地体验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性能。

葛文墉和蒋德秋都是我国空军的特级飞行员,拥有着丰富的战斗机驾驶经验。

而且,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前后座相差不大,葛文墉和蒋德秋在试飞时能清晰的看到周围的情况,也同样体会到了多功能显示器和摄录设备的好处,这都为他们回国后的试飞情况汇报打下了基础。

共计试飞七架次,了解幻影2000性能

葛文墉和蒋德秋仅在6月16、17、18、21日,这短短的4天内就试飞双座幻影2000B型1号战斗机7架次,两人针对可能遇到的战斗情况进行了试飞。

其中一次,我国试飞员还坐在了前座,直观感受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作战实战驾驶。在一次我国试飞员进行雷达和空战项目试飞时,法国方面还安排了一架幻影F1战斗机作为任务目标,配合试飞演练。

葛文墉在第一次试飞时,就对飞机上的多功能显示器和脚刹改变的好处深有感触。

即使他坐在视野较差的后座,有了显示器的帮助,也跟前座飞行的视野基本无异。当时法国的飞行试验设备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功能显示器不仅能使后座飞行员看清飞机周围情况,指挥室中也有完整的显示控制设备,能实时显示飞机抬头显示器的各项数据和飞机的周围环境,很有利于中央指挥员和工程师使用。

同时还有显示飞机各种飞行参数的屏幕,飞机上的所有参数都会实时传送到指挥室并且记录下来。

幻影2000型战斗机使用的是脚刹,因此,直线滑行时很容易保持方向不偏移。脚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很快地进行减速,使飞机快速停下来。

但是,葛文墉担心频繁使用脚刹系统会使飞机轮榖和轮胎温度升高。于是,试飞结束后他第一时间检查了飞机轮榖和轮胎温度的温度。

令他没想到的是,幻影2000型战斗机使用的是碳合金的刹车片,这一个看似小小的改动,确保了即使频繁使用刹车片也不会过热。

在对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高空操作性能进行测试时,葛文墉和蒋德秋驾驶着飞机做了很多专业动作,飞机的表现依旧十分出色、动作灵活。

因为操纵杆非常轻便,两人的操作也十分轻便,这很适合飞行员在高空操纵战斗机。幻影2000型战斗机加速度所用时间特别短,而且加速时葛文墉和蒋德秋都没有感觉到身体有不适的状况。

他们一致认为,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线性飞行控制系统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葛文墉和蒋德秋专门利用一次试飞测试了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外挂能力。幻影2000作为战斗机,外挂武器是必然的,外挂武器时还能保证良好的飞行性能也是战斗机的重要指标。

在试飞中,葛文墉和蒋德秋试过在飞机一侧挂载了魔术1型空空导弹,尽管如此,幻影2000型战斗机依旧能保持平衡,而且在导弹的搜索范围8度以内,都能自动锁定目标机。

当时,我国的战斗机搜索范围只有2度,而且要用瞄准光环瞄准才能锁定目标机,可见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瞄准系统提高了性能。

为了进一步测验,又对幻影2000型战斗机进行全挂载飞行,有2个副油箱、8颗250千克航弹,还有2枚R550魔术II红外格斗导弹,这些外挂武器重5.8吨。

在这样的负重下,飞机侧滚依旧能达到每秒170度,这太灵活了,线性飞行系统真的非常出色。葛文墉和蒋德秋对这个系统大加赞赏。

这7次试飞中,为了保证了解幻影2000型战斗机在各种天气情况下的性能,葛文墉和蒋德秋两位试飞员还在复杂的天气情况下,进行了部分试飞项目。

在这几次复杂天气情况下试飞时,使用了幻影2000型战斗机紧急情况下开启的机降系统。

因此,这次试飞虽然仅有7次,但是因为试飞形式多样,葛文墉和蒋德秋两位试飞员经验丰富,对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各项性能都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

葛文墉和蒋德秋对幻影2000型战斗机各方面的性能评价都是很高的,也认识到了指挥室大屏幕、飞机上的多功能显示器和摄录设备的主要性。两人回国后不久,就向我国空军建议,为了方面完成作战和保障飞行安全,应该加装这些设备。

交易最终未实现,我国开启十号工程

自从新中国建国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仿制生产喷气式歼击机。周总理还曾经在1951年就主持过试制战斗机的相关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想要成批制造、自主研究战斗机的想法可见一斑。

1956年9月,中国第一种歼击机歼-5就在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并且能够批量生产。这就揭开了中国制造战斗机的新篇章,并为自主研发战斗机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中国从来没有停止过想要自主研发制造战斗机。

战斗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随着一代又一代新型战机的诞生,为了在未来的战场上不会受制于人,中国也把目光放到了更新的第四代战斗机上。

那时,我国还没有第四代战斗机,之前的几代战斗机中多数都是仿制战斗机,并没有纯熟的自主研发制造技术。

向来要强上进的中华民族怎会愿意依靠他国技术,尽快了解第四代战斗机的技术,自主研发新型战斗机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时,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出现打开了我国技术人员的新视野。

但是,十分遗憾的是最终关于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合作并没有促成。尽管法国方面极力推荐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优秀性能,我国实地考察组对这架战斗机的评价也很高,但法国方面却要价很高,后续的修理维护费用也很可观。

当时,我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并没有过多的财力放在购买外来战斗机上。

当时,我国也想过促成战斗机方面的技术合作,最终也未能如愿。于是,我国技术人员开始着力自主研发战斗机。

1987年,以色列的幼狮(Lavi)战机计划被迫停止,转让给了我国。1988年,我国正式开启十号工程,正式开始歼—10战斗机的自主研发工作。

经过数年的技术研究,终于在1994年,歼—10战斗机01号原型机开始建造,之后在1999年12月,歼—10战斗机经过成熟的地面测试,开始了试飞测试。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无数次的试飞,终于在2003年,歼—10战斗机成功交付。次年,解放军空军开始全面换机,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战斗机歼—10战斗机的时代迎面走来。

开启战机新篇章,自行设计制造战机

自主研发制造歼—10战斗机之后,我国又自主研发了歼—10B战斗机。这个型号的战斗机换用了雷达,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使用了一体化蚌式进气道。

歼—10B更加适应新式天空的战斗,我国的技术人员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技术。之后,我国又一次引进了俄罗斯的苏-27 重型歼击机,并购买了该型战斗机的外销版技术专利,在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建立生产线进行组装。

歼10战斗机之后,我国的战斗机领域突飞猛进,再没有停下脚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参考俄罗斯的战斗机,再一次自主研发了歼—15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这是中国的首款舰载战斗机。

此后,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舰载战斗机,紧跟新型天空战斗的模式,拥有更新型的战斗机。

2010年年底,中航工业成飞公司自主研发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歼-20,并在2011年年底实现了首次18分钟的飞行,这标志着我国的新型战斗机进入了隐形战斗机的研制制造的新阶段,为我国的战斗机研制掀开了新的一页。

2012年12月,我国制造的中国利剑隐身无人机下线,这标志了我国的战斗机制造更加的多元化,能适应更多样化的空对地打击手段。我国的战斗机研发生产技术更加的成熟,已经可以媲美美国的无人机技术。

结语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治标、一个治本。我国的空军领导人从长远出发,决定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战斗机技术。

虽然,当时与第四代战斗机中的优秀机型幻影2000型战斗机失之交臂,但是,却研究出了属于自己第四代的战斗机,填补了我国空军战斗机的空白。同时,也要承认的是,对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实地考察也给了我国技术人员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修艳坤,我军飞行员试飞幻影2000秘闻(期刊)《坦克装甲车辆》,2006年6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