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苏联客机劫持事件,迫降中国东北农田


原标题:苏联客机劫持事件,迫降中国东北农田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1985年12月19日,寒冬下的哈尔滨一片白雪皑皑。晚上10点,哈尔滨报社记者李建国泡完脚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一阵急促的咚咚咚敲门声……

李建国穿上拖鞋赶紧开门,是报社采编主任老刘,快,有案子!

咋地了?李建国茫然。

刚才基层通讯员打来电话,说有一架苏联飞机被劫持到了齐齐哈尔。老刘喘着粗气。

苏联飞机??李建国更茫然了,什么情况啊?

快出发,现在情况还不清楚,你赶紧去省公安厅了解一下!

李建国赶到省公安厅已经有很多记者了,指挥中心一片忙碌景象,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现场有些乱。李建国抓住一个认识的警察小李,咋回事啊?

苏联副驾驶用刀逼着正驾驶,将飞机劫持到了齐齐哈尔。

李建国愣了一下,驾驶员反水了?刚想再问点什么,小李已经走了,太忙。李建国转了一个多小时,大概了解了这次劫机事件的经过。

事件发生在12月19日下午3点左右,一架苏联民航客机突然降落在齐齐哈尔甘南县一块农场的麦茬地里。飞机上有3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都安然无恙,没人受伤。

当地老百姓清楚地看到飞机上写着CCCP知道这是苏联的飞机。那时中苏关系仍处在僵持之中,虽然贸易上在黑龙江边境地区已有所解冻,但基本上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一架苏联飞机迫降到中国境内的农田里,这当然是天大的事。

中国老百姓纷纷围住了苏联飞机,飞机里的人不肯走出飞机,因为他们知道中苏的敌对关系,走出飞机就是叛逃,在飞机上仍属于苏联领土

一会儿公安人员来了,一个俄罗斯人出来说他叫沙米利,是飞机副驾驶员,是他拿着刀逼正驾驶员降落中国境内的,他要到中国避难。

公安人员带走沙米利对他展开审讯,一方面又请机上的苏联人到附近农舍取暖,他们仍然不肯下飞机。公安人员只好给他们提供毛毯和一些热的食物,苏联人接受了。

经审讯得知,沙米利之所以劫机是因为看不惯所在民航分局领导的做法和作风,对他们的腐败现象不满。他曾给纪委写信反映,结果信又被转回民航分局处理,原来纪委领导跟民航分局领导裙带关系。然后民航分局领导对沙米利进行打击报复,强行做精神病检查,还被禁飞了三年多。这次飞行是沙米利刚解禁不久,他精神上被压抑太久,便决定利用这场机会出逃到中国,寻求避难。

事发后,中央派专机将外交部官员和苏联驻华大使馆官员送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转乘直升机送到苏联飞机降落现场,以便尽快处理后续事宜。

到20日凌晨,飞机上的苏联人在受到丰盛食物招待后,对中方的警觉情绪渐渐缓和了下来,他们有些人主动走下飞机在附近转悠一下。

20日早上,中国外交部官员和苏联驻华大使馆官员来到了现场。苏联官员有些气急败坏,要求与劫机者见面。中方公安人员告诉他,劫机者已被转移,现在见不到了。

飞机上的苏联人看到苏联官员来了,有些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苏联官员用俄语问谁是机长,又高声问道什么情况?机长赶紧上前握手,苏联官员拉着他走到远处田坎上,以避开中方懂俄语的人。他们交谈了大约半个小时。

聊完之后,苏联官员回来对中方外交部官员说:我留在这里陪他们。

中方外交部官员劝说,乘客们已在飞机上待了一晚,若再熬一夜,这天寒地冻的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建议将苏联乘客们接到齐齐哈尔城区安顿下来。

苏联官员说这个他做不了主,要先请示苏联国内,在明确指示下达之前他哪里也不去,就在飞机上陪着苏联乘客们。

后来经过双方沟通,苏联国内也同意现将乘客转移到齐齐哈尔市区安顿。此时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已是20日的晚上了。

21日早上,齐齐哈尔市政府给苏联乘客每人送去一件羽绒服,还给几个苏联小孩送了玩具和糖果。这天中午还给苏联人开了欢送宴会,因为苏联从赤塔派出图-134客机将接他们回国。

中国的美食让苏联人大加赞赏,他们都很高兴,完全没了刚降落农田时的警惕。一个苏联中年男人说:啤酒也好极了,40多年没喝到过这么好的啤酒了!说完一大杯啤酒咚咚灌下了肚。

到下午2点过,苏联派出的图-134客机已降落在哈尔滨机场。5点过,飞机要起飞了,苏联人向中方人员挥手致谢。

22日,李建国在省公安厅外籍越境人员管理所采访了劫机者沙米利,他是一个个头不高、略微秃顶的中年人。李建国问他为什么会出逃到中国。

沙米利说这只是一个偶然的选择,他本来是准备出逃到美国驻苏联大使馆避难,可是美国大使馆附近克格勃看管太严,他根本没有几乎。他又准备出逃到欧洲去,研究一番后发现也不可行,没有机会。最终只好选择中国了,他驾驶的飞机航班靠近中国,只需要劫持正驾驶员就可以让飞机降落在中国境内。

沙米利说,他在苏联报纸上看到对中国的报道多是负面的、不好的,两国关系不好,那么他想中国肯定不会把遣返回苏联。

但沙米利肯定不会想到,正是他这次劫机事件给了中苏解冻契机。正是他这个偶然的选择,给了两个关系冷淡的邻国以频繁接触和缓和关系的机会。

苏联乘客回国后,苏联方面就对中国当局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的睦邻合作精神表示感谢。几个月后,戈尔巴乔夫到远东地区视察,还海参崴发表了重要讲话,主要内容是改善苏中关系。

那么劫机者沙米利后来怎么样了呢?

根据《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以及我国的法律,沙米利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判决书指出,劫持飞机的行为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对劫机者无论以何种理由和何种借口,也无论其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都要依照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此后沙米利一直在哈尔滨监狱里坐牢。苏联解体后,被遣送回俄罗斯,获得了自由。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