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提质鼓干劲•高点开局创新篇】咸阳重点项目观摩第二季度观摩活动全景报道之一
原标题:【增量提质鼓干劲•高点开局创新篇】咸阳重点项目观摩 | 第二季度观摩活动全景报道之一
今年以来,咸阳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巩固拓展增量提质、高点开局的良好势头,奋力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6月20日至21日,全市开展2021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
今日起,咸阳日报连续刊发咸阳市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一步激发咸阳市上下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咸阳市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秦都:聚力创新打造智能制造新天地
我们自主开发的毛茶预处理技术,通过对毛茶进行湿热处理,大幅提高了陈化速度,原料陈化时间由两年缩短至6个月左右。6月20日上午,全市2021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第一站来到秦都区泾渭茶博园,在智能化茯茶生产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向观摩组介绍说。
智能化茯茶生产线,各条生产线平行排列。工人们分别在预处理车间、压制车间、包装车间进行劳作。原材料茶叶经过毛茶预处理、入库储存、筛分、匀堆、渥堆、压制、发花干燥、包装、成品入库等多项流程完成了茯茶的生产。整个生产线由传输带全程连接,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智能化。
泾渭茶博园项目,是秦都区招引导重点项目之一。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7亿元,占地200亩,主要建设智能化茯茶生产线、茯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建成后,可年生产茯砖茶1万吨,年产值6.75亿元,年税收1.6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500个,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规模最大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茶叶生产企业。
年产1万吨的泾渭茯茶运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方式高精度模拟还原了传统手筑茯茶的加工方式,制造出智能竖压茶砖机,改变了紧压茶特别是茯砖茶近千年来传统的生产方式。而秦都积极打造园区首位产业——输配电产业,在引进了正泰集团的基础上,全球高压和超高压龙头企业西电集团等企业即将签约入园,园区现有输配电企业32家,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秦都区泾渭茶博园项目。
观摩组第二站便来到了位于马泉办的正泰配套产业园,大家走进入驻的秦辉瑞源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穿着工装,正在忙碌地组装一台台设备。
我2016年就来到企业工作了,负责配电柜二次线的安装,每个月收入5000多元。员工尹欢告诉记者,厂区有三个生产车间,目前有100多名工人,大多数是咸阳本地人,上班方便、待遇也好,大家干得都很舒心。
配电柜、智能彩色平板喷墨机、密封点胶机、数控切割机、数控折弯机等产品经过工人们的组装,销往全国主要省市区。
正泰配套产业园,总投资7.15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494万元,亩均税收42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约700个。目前,产业园内高低压配电柜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咸阳凌云电器生产项目、咸阳新兴电气生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咸阳智容电气生产项目将于今年8月底前建成试生产。
近年来,秦都先后引进了三立智能电气、惠齐电力、西凤电缆等35户上下游企业,现年产值已达到65亿元。目前,正力促西电集团搬迁项目落户,让全国最大的国有电气企业西电集团和全国最大的民营工业电器企业正泰集团齐聚园区,形成输配电产业高中低压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园区首位产业做大做强。秦都区区长景雪峰说。
秦都区正泰配套产业园项目。
今年以来,秦都区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缆,全面动员抓招商,齐心协力上项目,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年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8个
总投资839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165亿元
1—5月份完成投资85.8亿元
占年度计划52%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亿元,增长38%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47.45亿元、增长58.3%
目前,秦都共外出招商13次,签约项目15个,吸引投资79.5亿元。共举行开工活动6次,开工项目36个,总投资200亿元,完成投资104亿元。通过紧锣密鼓的项目集中开工和招商引资,在全区持续释放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强烈信号,以实干快干争当咸阳一路向阳排头兵。
下阶段,秦都区将用老秦人的拧劲和拼劲,以项目建设增量提质、以创新驱动高点开局,用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景雪峰说。
渭城:推动发展高端制造业走向贵精尖
贵金属铂金通道主要原材料是铂和铑,是采用铂铑合金制成的特殊通道,也是光电玻璃生产线的核心设备。
6月20日上午,记者跟随全市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渭城区TFT薄膜液晶玻璃铂金通道生产线项目,项目负责人孙岩,带领大家近距离了解了铂金通道的贵、精、尖。
在崭新的项目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对即将投入使用的生产设备进行调试,厂区道路的硬化绿化工作也将收尾,所有准备环节有序推进,工作人员整装待发,满心期待项目早日投产运营。
项目负责人孙岩介绍,TFT薄膜液晶玻璃铂金通道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10亩,主要有贵、精、尖3个特点:贵体现在原材料贵、产品价值高。贵金属铂金通道主要原材料是铂和铑,通道长20余米,共需铂铑等合金850多公斤,总价值11亿元;精体现在加工技术精密。铂金通道是光电玻璃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加工流程复杂、工艺精密,不容许失误;尖体现在是国内该领域首家生产企业。目前,全球具有完整加工技术的公司只有4家,国内仅有2家合资企业。
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填补纯国产铂金通道加工生产的‘空白’。孙岩说,目前,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预计7月份试生产,10月份可进入全面投产。
渭城区TFT薄膜液晶玻璃铂金通道生产线项目。
近三年来,渭城区按照园区承载、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三产振兴、城市更新、文明城市和智慧渭城建设四大工程,引项目、优服务、延链条、强产业,构建以新兴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为了推动高端制造业在咸阳发展,十四五期间,渭城区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向立体要空间,以创新求发展,整合上下游产业,建设现代工业园区,聚集产业、优化业态。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该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导产业向楼宇和园区聚集,推动资源集约、产业集群、功能集聚,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截至目前,渭城区共有制造业企业24户,其中规上企业9户,主要涉及能源化工、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这些项目平均亩均投资强度540万元,亩均产值2180万元,亩均年税收78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500多个。
今年,渭城区外出招商20次
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28.9亿元
举行项目开工活动6次,开工项目36个
总投资115.7亿元,完成投资10.7亿元
其中:市级重点项目开工9个,开工率100%
开工只是开端,建成才是关键。在渭城区2021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渭城区委副书记董海峰表示,渭城区坚持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充分发挥项目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超前谋划、精心准备,6次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促进了一批大项目陆续开工、梯次推进。
文体功能区:构筑咸阳城市发展新地标
六月盛夏,万物葱茏。
6月20日上午,走进位于文体功能区的绿地双照湖酒店群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紧张作业,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作为我市重点项目,绿地双照湖酒店群项目占地146亩,总建筑面积约16.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1.29,主要建设五星级铂瑞酒店、四星级铂骊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商业配套。
目前,五星级酒店五星大堂精装入场,餐厅区域正在进行车库封顶;会议中心正在进行负一层结构施工;五星酒店别墅群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预计2021年8月底五星级酒店建成投用,10月底四星级酒店建成投用,12月底酒店公寓、商业建筑及配套设施建成投用。
绿地双照湖酒店群项目负责人张永超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成为文体功能区乃至咸阳城市发展的新地标。
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绿地双照湖酒店群项目。
当日,在文体功能区,海声航空产业生产维修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海声航空产业生产维修基地项目是百企进咸·投资兴业大会的签约项目,是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的骨干项目,是2021年省、市级重点项目。项目的开工建设为推动全市临空经济带建设、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文体功能区的一名建设者,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既倍感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彭涛说,我们招商不仅仅是‘引进来’,还要‘送上马’,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造‘十最’营商环境,全力促进项目早日建成达产。
在文体功能区,一个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重大项目全力开动,呈现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彰显了文体功能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的鲜明导向。
文体功能区紧紧围绕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文体产业核心区、全面开放先行区、创新创业集聚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今年高质量谋划建设重大项目64个,总投资291.3亿元,年度投资101.03亿元,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3个,市级重点项目14个,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永强说,按照‘文城一体、产城融合、城城相连’的思路,文体功能区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海声航空产业生产维修基地建设,加强与西部机场集团深度合作,打造集航空食品、航空维修研发制造、航空企业后勤保障、航空商务为一体的西部临空产业谷,建设支撑临空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区。
三原:产业集聚增量提质加快发展高点开局
6月20日,全市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来到三原高新区清河食品工业园区,走进恒安全自动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的生产车间。
我在公司工作6年了,我们这条生产线有100多名员工,主要生产卫生巾,员工们每天三班倒,一天可生产90万片卫生巾单片。家住鲁桥镇,担任卫生巾生产线生产班长的王勇告诉记者。
恒安全自动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1栋高档生活用品生产车间和1栋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立体智能仓库,购置高档生活用纸生产线4条;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高档纸品130万箱,卫生用品506万箱,预计亩均年产值533万元,亩均年税收4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三原县恒安全自动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完全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家庭生活用品生产基地,我们企业力争带动周边运输业、包装业等多个产业链迅速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恒安(陕西)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万山表示。
恒安全自动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是三原清河食品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达利高端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也是三原清河食品工业园区的重要一环。
走进达利高端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展示区,好吃点可比克和其正青梅绿茶、黑面包、植物酸奶……产品琳琅满目,一股特有的香味扑面而来。
该项目由达利食品集团及陕西达利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3亿元,项目占地30亩,建设3栋面积为22550平方米的现代化钢构厂房、6条食品生产线,10条饮品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年产值1667万元,亩均年税收167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目前2栋钢构厂房已基本建成,1栋厂房主体正在建设;3条食品生产线已基本建成正在试产,1条正在安装,2条9月份完成安装;4条饮品生产线已经建成,4条饮品生产线正在安装,2条饮品生产线12月份完成安装。
三原县达利高端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
近年来,三原依托省级高新区,形成了清河食品工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陵前医药产业园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以伊利、娃哈哈、达利园等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企业35户,年产值达140亿元,已成为三原的首位产业。以中航宏远、广东联塑、建科方圆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企业42户,年产值105亿元,已成为全省渭北先进制造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白鹿医药、申兰医药、富捷药业等为骨干的新型医药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企业19户,年产值45亿元,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截至目前,一区三园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1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6.1亿元,已成为全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县域省级高新区。
→1-5月份,三原县市级重点项目开工17个,完成投资57.7亿元,完成投资量居全市前列;
→县级重点项目达到98个,总投资502亿元,年度投资184亿元。
→三原列入市级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266亿元,年度投资112亿元,投资量居全市前列;
→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29.7%,居全市第一;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62.5%,居全市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45.7%,居全市第一。
→1-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居全市前列。
下阶段,三原将继续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牢固树立‘大抓招商、大抓项目’鲜明导向,抓增量、优存量、扩总量、促变量,力促经济社会高点开局、高质量发展。三原县县长何锐说。
泾阳: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转头、眨眼、摆尾、跳跃……动作灵活、惟妙惟肖的舞狮是众多群众喜爱的一项传统表演。如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工业机器人也能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灵活地写字、画画、舞狮,打开了智能新视界,开创了工业新未来。
6月20日,全市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泾阳县,在嘉瀚全球新动力传动制造研发中心里,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让观摩团目不暇接,智能有趣的黑科技,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泾阳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泾阳县嘉瀚全球新动力传动制造研发中心项目。
在10kg六轴工业机器人前,灵活写字的机器手臂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当咸阳泾阳,一路向阳!八个漂亮的楷书字体被工整且精准地写在白板上时,大家立即被这台智能化的机器人所折服,纷纷惊叹科技的力量。
这台10kg六轴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的搬运、码垛、上下料等。除此之外,它也可以运用在文化艺术中,把电脑程序编入字体、图片后,它即可承担写字、画画等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王俊岭介绍道。
嘉瀚全球新动力传动制造研发中心项目,是由西安嘉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项目占地面积180亩,该公司的省内4个厂区、6条生产线将在泾阳整合,新建渐开线技术机器人减速器及风力发电、轨道交通、高端精密机床、军工产品等核心零部件生产线。
据了解,西安嘉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术,拥有专利21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项,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产品应用于机器人、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出口德、法、美等国家。
我们的渐开线机器人减速器技术,在精度、刚度、寿命、效率、传动功率密度、成本等6个方面,全面碾压传统摆线技术减速器,打破了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机器人减速器领域长达40年的技术垄断格局。王俊岭说。
今年4月份以来,泾阳县鼓足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持续聚焦聚力高质量项目,同时延伸产业链、培育创新链,千方百计地破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保达标的前提下,该县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营造了谋项目、推项目的浓厚氛围,全力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泾阳茯茶创业园项目。
我们泾阳茯茶源于653年前的明朝开国年间,是历代茶马互市、以茶安边的重要通货,历史上号称丝绸之路的生命之茶。在泾阳茯茶创业园里,全体观摩人员在陕西泾阳泾砖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振的引领下,参观了研发区、生产区、深加工区、展示区等,详细了解茯茶制作工艺和各类茯茶产品。
泾阳茯茶创业园项目总投资3.4亿元,占地42.48亩,建设茯茶科技研发区、生产区、深加工区、茯茶主题研学民宿、茯茶文化休闲区五大板块,打造了一个集产、学、研、旅于一体化的园区。目前,该园区已引进11户企业,其中3户企业已投产,全部建成后,年产量可达4300吨,产值将达9.46亿元。
近年来,泾阳县持续挖掘茯茶历史文化,重振茯茶产业规模,构建茯茶产业集群,形成了成熟的茯茶产业发展体系,如今,该县茯茶企业已在湖南安化、浙江千岛湖、陕南等地建成原料供应基地5000多亩茶园,每年购进近万吨黑毛茶原料。
泾阳县县长拓巍峰介绍,截至目前,泾阳县茯茶销售企业已达152家,其中出口企业8家,在全国建了280多家茯茶体验店、直销店、专卖店,开设了200多家县长茯茶店,产品畅销北京、广东、新疆等28个省市区,出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2020年,该县还与长安航空共同打造了茯茶体验式客舱,令茯茶知名度持续提升。
我们将以振兴茯茶产业为己任,按照标准化创建的要求,严格质量管控,用心做好每一块茯茶,促进茯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拓巍峰说。
淳化:装备制造点亮山城新发展
果业、养殖业、食用菌种植、农光互补发电……有着特色产业和关中地区新能源发电第一县标签的淳化,如何突破自身限制,在转型实现多元化发展中谋出一条新路子?
转变思路、拓宽眼界、主动对接,淳化在抓好特色产业的同时,立足新型工业强县的发展定位,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逐渐成为淳化的闪亮名片,点亮了山城新发展。
没有繁琐的生产线,4台简单的整装设备源源不断产出不同的密封产品,蕾型圈、静密封、鼓型圈、胶接密封……一台机器就是一条生产线,这里的4台机器就相当于4条生产线。
6月20日,全市2021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来到位于淳化县工业园区的陕西振铭时代密封件无模加工项目车间,简洁的生产过程、上乘的产品让众人眼前一亮,颇为震惊。
淳化县陕西振铭时代密封件无模加工项目。
陕西振铭时代密封件无模加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分两期建设。振铭时代总经理王龙介绍说,项目主要生产金属密封件、橡胶密封件、塑料及其他密封件,目前一期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
以前国内的密封件制造受制于国外技术,很难实现国产化,今天的振铭时代实现了全产品国产化生产。曾在多家密封行业公司从事过质检工作的王静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国产化生产的密封件不仅成本低,质量也很优质,销售市场很广阔。
这是我们县上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装备制造业,上游连接着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下游连接着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这是一个巨大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淳化县县长郭立志说。
在全市大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下,淳化县招引建设了总投资17.2亿元的佳安特种设备项目、昆仑优佳电线电缆项目、振铭时代密封件无模加工项目等8个高质量装备制造类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实现以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高科技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强县的新突破。
当天,在振铭时代的隔壁,另一个装备制造业项目——昆仑优佳电线电缆项目也引起了观摩人员的兴趣。四连跨的生产车间,质量技术部部长尚飞宁正在和工人们一起调试设备,这个车间生产新型矿用电缆、防火电缆等,改变以往电缆里普通的填充绳为氯化镁,增强电线电缆的防火性和安全性,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医院、商超和高楼里。尚飞宁介绍道。
淳化县昆仑优佳电线电缆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将规划建设陕西省首家规模化的矿用电缆、陕西省规模和产能最大的交联电缆和防火电缆及新能源电线电缆等4种规格电缆生产线16条。透过昆仑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雄涛的介绍,观摩人员仿佛看到了这个车间投产后的繁忙景象。
昆仑优佳电线电缆同样连接着上下游众多行业和新兴领域,成为装备制造行业巨大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颗螺丝钉。大家纷纷感叹:正泰电器为咸阳工业发展贡献非凡,昆仑优佳将成为淳化高质量发展的一步先手棋。
目前,淳化县共有制造业企业3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户,主要涉及绿色食品、新型建材、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这些项目平均亩均投资强度283万元,亩均产值188.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720个。
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下,淳化县正在聚力打造‘324’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就要打造装备制造30亿级产业,逐步引进一批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项目,举全县之力打好县域经济提质战。淳化县县长郭立志表示。
旬邑:打造三类主导特色产业
盛夏时节,旬邑县山梁堆翠,山风吹过,绿荫荡漾。
6月20日,走进陕西海天制药百合固金口服液生产线建设项目现场,空气中充溢的中药香味扑鼻而来。
在中药提取车间,只见一排排密封的提取罐轰鸣运行,罐外看似风平浪静,罐内实则翻江倒海,提取、纯化、浓缩、分离等工序悄然一一进行。在双效浓缩器的设备后面,车间主任武威正在埋头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不时在一旁的记录本上登记查看信息。
我们车间是现代化的中药提取车间,16台提取器和16台双效浓缩器都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整个车间只需要5名工人,轻松实现整个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不仅确保了生产工艺的稳定性,还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武威说。
旬邑县海天制药百合固金口服液生产线项目。
海天制药百合固金口服液生产线项目主要建设年产5000万支百合固金口服液生产线、年加工1万吨的中药材前处理生产线,以及配套的药材库、原料库、包材库、成品库等。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旬邑分公司总经理董彬厂说,该项目带动中药材种植、原辅料生产、包装材料、物流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全链条发展,可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80个。
沿着盘旋的山路,走进旬邑县郑家镇,来到燕家河新型建材生产基地项目现场,陈列架上一块块红色砖头格外显眼,而这背后是该项目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和科技实力——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
燕家河新型建材生产基地项目。
我们主要建设年产8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的新型自动化生产线2条、40T煤泥烘干系统1套、2000KW余热发电系统1套等。项目总经理张新志说,项目建成后依托旬邑县中达燕家河煤矿有限公司,以矿山洗选产生的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不需外加燃料、不消耗黏土、没有固废排放等新型工艺生产煤矸石烧结砖。
目前,项目2条新型自动化生产线已建成,其中1条生产线已经投产,煤泥烘干项目正在建设中。
→今年旬邑县安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4个,
→总投资77.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76亿元。
→1—5月份,完成投资20.9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5.56%。
→预计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8亿元,同比增长19.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83亿元,同比增长36.95%。
目前,旬邑县共外出招商34次,签约项目19个(已开工项目12个),涉及投资54.39亿元。全县共举行集中开工活动6次,累计开工项目82个,总投资93.13亿元,完成投资31.96亿元。其中,2021年市级重点项目开工13个,开工率92.86%。
我们严格按照增量提质、高点开局的要求,聚焦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全方位跟踪,全流程服务,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旬邑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旭说,旬邑县主导特色产业共3大类,分别是以苹果种植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年增加值31.2亿元;以煤炭开采、医药食品加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年增加值25.9亿元;以旅游康养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年增加值32.2亿元。
彬州:清洁产业链输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
泾水如带绕古城,乌金似海遍地藏,这是对彬州这个资源城市的形象比喻。这里煤炭资源丰富,平均每年产出煤矸石约500万吨,利用率仅为30%,原煤伴生物煤矸石的无害化处理逐渐成为彬州无法回避的难题。
煤炭工业羽翼日益丰满,环境改善又亟待解决,如何变废为宝、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改善生态质量?彬州在困惑中找出路,在发展中立定方向。
我们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及制品、煤矸石环保材料、复垦回填以及煤矸石无害化处理等大宗利用煤矸石技术作为主攻方向,矢志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彬州市市长王宏志说。
在百子沟煤矿的废弃老矿区,彬州市利用原有建筑、建设预留地,变废为宝,打造了再生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布局工业固废再生利用和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两个组团,吸纳了10余户相关企业,预计建成后年可生产600万吨煤矸石下游产品,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彬州市稷诚煤矸石全元素综合利用项目。
6月20日,全市2021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彬州稷诚煤矸石全元素综合利用项目,实验台上制片机、造粒机、糖衣机高速运转,正在将废弃的煤矸石制成不同形状的吸附材料。不同形状的吸附材料将应用于海洋、下水道等环境中吸附重金属粒子,既合理解决了煤矸石的危害问题,又得到了高附加值的应用。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何毓刚与同事一丝不苟进行着最后的收尾实验。
稷诚煤矸石全元素综合利用项目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西安科技大学提供科研技术成果、陕西稷诚公司投资建设。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彭龙贵说:项目依托煤矸石资源,利用西安科技大学科研专利,采用破碎、研磨及技术转化等方法生产复合有机肥、碳吸附材料、建筑砂等成品,最终将煤矸石充分利用、吃干榨净,不排放任何废物,在国内首次实现100%煤矸石全元素综合利用。
这是产业集群里极具代表性的一个项目。立足彬州、辐射区域,彬州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在百子沟日益壮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彬州东关S306省道旁,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个绿色环保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拔地而起。
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020年,彬州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该项目运用炉排炉处置工艺,通过垃圾接收及供给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灰渣处理系统五大处置过程,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改变了过去垃圾填埋场填埋占用大量土地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问题。
项目负责人罗先波向观摩人员介绍,项目规划建设有2条300t/d生产线,一期建设一条,预计10月底开始可以接收生活垃圾,并进行单机设备调试;12月底可并网发电。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10万吨,年发电量0.30亿千瓦时,每年提供绿色上网电量0.28亿千瓦时,实现年收入2800万元,年利税1500万元,而且能有效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一拨接一拨的项目建设热潮,成为拉动彬州经济、服务改善民生的主力军。
下一步,彬州市将持续把精力向项目投入、资源向项目靠拢、政策向项目倾斜,让一个个前景广阔、惠及民生的优质项目成为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彬州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彬州市市长王宏志表示。
(来源:咸阳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