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代理人考试生死问题答疑(2018版更新完毕)-富贵鼠


如果你有什么专利代理人考试疑问,别犹豫,关注本公众号(FUGUISHUIP)回复你的问题,可能会被收录到这里来噢。因问问题的考友过多,不能逐一回答请见谅。

1、实务考试到底在考什么?

四个小时时间,通常有答复OA/提无效/答复无效分析题,权利要求撰写题两个题目。考的是谁的技术理解力强?谁的专利撰写水平高?谁能把有创造性争议的辩论清楚?显然不是。

因为不分化学电学机械,而不同考生技术背景千差万别,所以从来都不考你技术理解力,不然国知局出题老师会被考生骂偏心。也就是说当年不管出什么题目都是一样的,你能看懂别人也能看懂,你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技术看懂了对于做题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技术没看懂也可能是福。不要因为考场上技术看不懂就放弃,技术看得懂就沾沾自喜。

因为撰写专利目前行价8000一件需要写3天,写出来还不一定好,考试那点时间肯定是写不好权利要求的。要的就是你能不能搭建个权利要求的架子,架子没大问题就好,至于写出多好的权利要求留待考过之后工作中去锻炼吧。考试就跟修房子毛坯交房一样,至于后续装修多漂亮留待买房人来整。

至于创造性争议,整个专利行业代理人、审查员、企业IPR等,都围绕这个年复一年的在工作,考试更不可能考这个,要不然还不吵翻天,本来这个行业就谁也不服谁。所以考试考的都是无争议性的创造性问题,不带入个人知识背景,个人知识水平,法律学术讨论思想。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没错,实务考试考的满满的都是套路。

一句话,实务考试考的是看出差别、差别、差别,差别是干嘛使的铁板钉钉的(也就是无争议的创造性有还是没有),然后从材料中摘抄出来(也就是权利要求撰写)。

2、实务考试主要是靠运气吗?

什么事情不靠运气?运气不好天上掉个陨石也能砸死人。但是主要靠运气吗?并不是,运气只是小概率事件。

经常听说XXX经验丰富,是所里写案子的台柱子,考了多少年就是考不过。XXX复习一天就考过了。这种情况有没有呢?有,小概率事件,跟买彩票一样有中500万的,也有买几十年2块钱都没中的。也跟考大学一样,考上清华的少数混得不好被作为例子(绝大多数混得超级好),没考上大学的有混得很好的被作为例子(绝大多数混得一般)。

实务考试主要还是靠自己认真复习几个月,打好基本功,认真琢磨考试思路,加上临场发挥,大概率情况是会通过的。

对于有撰写实务的人考试,并不是就更难考过,而是要分清楚考试和实操的区别,清空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习惯。你可能要说这是什么考试还要和实操有区别?国知局乱搞?并不是。举个例子,实操中你可以写一个没有新创性的独权等审查员审查的时候再改这是合理的,但是考试这么干就会被认为没懂这也是合理的。一切依托于材料,忘记自己的部分技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难的,比如教小学生应用题不自然的就想到方程。所以对于有实操经验的人克服自己高手的内心,运用专利知识以材料为唯一依据,考试通过还是有优势的。

对于零基础呢,如果有正确老师引导或者自己学习过程中反正不会就抄的,说起来这个考试确实占一点便宜,跟企业招应届大学生干活比有经验的要好培养一个道理。

近年来考试知识点越来越分散,题量越来越大,也是朝着有实务经验更有利的方向在发展,防止出现蒙过的情况。

一句话,这个考试主要还是靠实力的,仅仅是不排除运气的成分,有实务经验的比没经验的还是要考过的几率大。当你不幸成了那小部分人别抱怨赶紧改变。通过率摆在这里,大部分人是符合大概率的,认真复习的过得多。

看看历年通过率:

3、实务考试不知道如何复习?

第一次参加实务考试,还知道先复习基础知识点,做真题,了解题型,总结模板,很遗憾没考过。第二次,第三次反而不知道怎么复习了?为何?因为感觉知识点也会了,真题也都做了记住了,模板也滚瓜烂熟了,还怎么复习呢?

可是为何没考过呢?说明还是存在问题的,当然可能问题不出在平时,而是临场发挥失常。当然更多的还是复习没到位,虽然可以归结为临时大意短路犹豫什么的。

其实80-100分的水平是差不多的,完全不会的可能70分一下,完全都会的可能120分以上。中间这部分都是大部分会的,过于不过的区别在于:1,实务考试核心点判断错了(这类人需要加强基本概念,可能你对创造性的理解是模糊的,可能运气好就对了,运气不好就错了)。2,实务考试思路都对了,但是没有注意采分点(这类人要多研究几遍评分标准,什么话必须写上就有分,不写就没分)。

这些都从哪里来?历年真题中来,思路来源于真题,考法来源于真题,模板来源于真题。真题是把技术理解了记住答案了就行了?不对,真题是要学习考题设置思路,对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实务知识点(新颖性,创造性,单一性,必要技术特征,说明书支持,优先权等)到底是如何考的,出题人的意图是什么?怎么看出意图的,怎么写出权利要求的?

有什么捷径吗?如果有都走了。没有捷径,只有方法,在基本知识掌握后怎么用,平时要多积累基础知识。一般复习从5月开始几个月有耐心有毅力的复习下来,切记考前突击,虽然也有突击考过的但是不一定轮到你。

需要买书吗,有一本书配合真题复习也是不错的。推荐2本吧复习时间足够的可以买来看看(每年5月就应该买书复习):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系列教材:专利代理实务分册(第3版)

作者:李超,吴观乐,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等

专利代理实务应试指南及真题精解(第4版)

作者:欧阳石文,吴观乐

一句话,平时多练习找区别描述区别,写下来的本事。比如看到两个美女,你能找出他们的区别写下来吗?看出来和写下来是两码事。

4、实务考试看不懂技术方案怎么办?

其实,对于考试看得懂技术方案不是坏事,看不懂技术方案也正常。毕竟资格考试是考大家的专利知识能力,至于技术理解力与专业太有关了,学生物的看不懂机械,学电学的看不懂生物,学机械的好像比较通用一点,考试也大多考生活中的机械方案。为何?因为机械与生活相关,出题人觉得大家应该能看懂的,这几年考试都是什么枕头、豆浆机、瓶盖、冰棍箱、垃圾箱、空气净化器、卡箍、茶壶、锤子之类的。

既然是不分专业的资格考试,那肯定不能靠你技术方案理解力了,不然出题人还不被骂死,要知道得罪了化学生物的考友,一碗百草枯就要了出题人性命。

你还别不信,2011年、2015年考试,技术方案看起来都好难好难,很多考友都没看懂最后过了,不少考友机械的比较资深的看懂了最后没过。为什么呢?因为就没考技术理解力,有时候看懂了反而犹豫不决或者想多了,而没看懂呢反正看出差别了就抄抄抄。这个倒有点像空城计了,老老实实的不被花招干扰就没问题,反而想多了的不敢进城。2013年考试,技术方案超级简单,然而就因为在通气孔那里犹豫不决想多了考不过。

最怕的就是技术方案看不懂却强迫自己理解技术,强迫自己去仔细理解,有时候根本就看不懂,看不懂就得想看不懂的办法。比如15年的技术方案,基本上非机械专业的考试都不容易看懂,即使看懂了也会存在部件复杂到底是否公开的疑问,这个时候就得多维度想办法想技巧。

一句话,对于考试来讲,技术方案就是一堆部件和描述这些部件之间的关系的,肯定能解决材料中说的技术问题,带来技术效果,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区别部件不管是一个部件还是一堆部件圈出来,然而并不需要逻辑上看得多懂多透。

5、实务考试权利要求不知道怎么撰写?

写权利要求前面已经提到的,比较难。一个专利代理人写十年案子权利要求照样写不好。好就好在考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在考你写权利要求,而是在考找差别,按照权利要求框架把相关内容抄上去,组装成一个形式上看起来还不错的权利要求。

翻译一下就是,这一年的权利要求到底连接关系写得清楚不清楚不用管,只要把该有的部件写上,有连接关系就够了。举例描述一个美女,头、手、脚跟别的人是一样的算共有技术特征,头上眉宇之间长了一个红色的美人痣算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撰写基础参看链接:http://fuguishu.ke.qq.com

考试的时候经常碰到有好几个实施例的情况,那就每个实施例分别写出来,不要慌里慌张的几个实施例一起看,分别写出来再观察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句话,对于考试来讲,权利要求撰写就是找与现有技术一样的共有技术特征,找与现有技术不一样的区别技术特征,然后按照套路从材料中找到连接关系组装一下。

6、实务考试权利要求不会概括?

经常有人问我不会概括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和你挣不到1000万怎么办一个道理,可能本身就是超出你能力的,别人告诉你的所谓方法你也学不会。

其实,实务考试中,近几年基本都考到了,但是或多或少都在材料中有明确提示,有的年份直接把概括的权利要求写好了,比如2012、2014、2016年;有的需要稍微找一下比如2011、2017年;2009、2010、2013年不需要概括;2015年呢技术方案出的太难争议太大,概括不概括都对。

那么什么是概括呢?就是观察共同点,能解决掉技术问题。分几种:

(1)类似2011年,2017年,部分区别技术特征一样,部分区别特征不同,这个时候用功能装置把不一样的概括为一样的。例如区别特征是:头发,头发通过发卡捆起来;头发,头发通过皮筋捆起来;概括就是头发,头发被捆住机构捆起来。

(2)类似2012年、2014年、2016年,部分区别技术特征一样,部分区别特征是非必要技术特征,这个时候把非必要技术特征放到从权里面去。例如区别特征是:头发,头发是红色的;头发,头发是蓝色的。概括就是头发,颜色就放到从权去了。

(3)类似2014年、2017年,不管是共有特征还是区别特征,特意提到有上位概念的,用上位概念词代替具体技术特征或者具体结构组成。例如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弹性机构,

概括还有一种情况是纯功能概括,这类概括看起来没毛病但是不被允许,例如要解决人飞起来的问题,你直接说具有让人飞起来的装置;要解决火车跑得慢的问题,直接说具有火车跑得快装置,这类就叫纯功能概括,考试的是要切记特别是3个实施例概括的时候很可能概括成纯功能。

一句话,对于考试来讲,所谓概括就是找共同点,但是不能是纯功能概括。概括后的部件要有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7、实务考试权利从属权利要求不知道怎么写?

从属权利要求重要吗?重要。一般考试20分左右,每条2分,一般从权10个左右。本来写起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材料中有很多提示。

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叫从属权利要求,顾名思义就是附属,可以是选择性的,可以是附加的,可以是具体结构的,可以是和现有技术一样的。举个例子走路问题需要有脚,可以选择一个脚或者两个脚,可以给脚再穿上鞋,可以是有膝盖可打弯的脚,可以是用钢铁做的脚等等。其实就是形形色色的脚以及在脚的基础上再加上形形色色,在脚的基础上加上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的。

还有不要忘了现有技术的特征也可以用来做从权。这种情况有的考友不能理解,说都现有技术了怎么还能用来做从权啊。举个例子你就懂了,现有技术中有一种人,长着黑头发。现在为了解决看东西的问题,有一种人长着黑眼睛。这个时候再从权里说这个长着黑眼睛的人,还长着黑头发,没毛病。

对于考试来讲,存在很多从属权利要求的提示性话语,凡是可替代的都是从权。例如2017年考试真题:

独权:1、一种起钉锤,包括锤头组件和把手,所述锤头组件一端设有起钉翼,另一端设置有锤头,所述锤头组件具有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通过可伸缩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可伸缩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部。

从权:可伸缩材料的几种机构(如果从权数量不足就分开写,如果数量足够就列举),调节螺杆、卡扣机构、...。

从权:实施例二中的具体结构,内外螺纹配合结构。

从权:实施例二中的可选结构,支撑部半球形的形状。支撑部为板状且....。

从权:实施例三中的具体结构,贯穿通孔.....。

从权:实施例三中的可选结构,调节螺杆长度.....。控制按钮。固定支架。

从权:实施例四种的具体结构,把手中空的....。调节控制按钮。

从权:现有技术中的特征,锤头的榔头一侧有开瓶器口。防滑把手。长度附加头。

一句话,对于考试来讲,从权就是在材料中(包括现有技术)满篇找特征,找到多少个就写上多少个。

8、实务考试考场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有点大,考试么要注意各种各样的问题,哪怕是写名字准考证号。我么你这里就说对于考试实质性内容要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吧。

(1)考试一个小时内要动笔,切记想了3个小时都看明白了都会了,但是没时间码字了。

(2)上考场就把创造性答复模板码字马上去,反正肯定能用得到。

(3)清空自己的大脑,忘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一切依托于材料,不纠结与技术是否彻底看透理解,主要考的你的专利知识,需要你会比较看出区别。

(4)当要确定独权区别技术特征的时候,记得这个关系到你过还是不过,多看几遍材料,多用几个维度定一定看是否犯错。

9、实务考试无效修改新规定是什么?

无效修改规定2017年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限制得死死的修改,现在放宽了灵活了,如果考试考到难度增大了。

10、答复审查意见的新考法是什么?

审查指南对于答复修改有明确严格的规定,不允许新增加独权和原权利要求书中没有的从属权利要求(即从说明书找特征加一堆从权)。也就是2008年那种实务考试真题形式没法考了,不然你只需要在说明书随便找一个技术特征克服独权的新创性问题,题目就答完了。

那么新考法怎么考呢?2014年的补充完善分析审查意见是一种考法,在此不多说。

另一种考法就是权利要求有一个从权或者说明书中有一个特征有创造性,加到独权克服创造性问题。此外,材料里还有一大堆的技术特征,需要通过分案的形式保护,在分案中可能有2个独立权利要求和一大堆从权,都来源于说明书中。

其实,考试实质没有变,仅仅是以前可以把说明书中的一大堆特征加到权利要求中去形成新的独权和从权(千万不要再这么做),而现在是先选一个特征克服独权的问题,然后通通的放在分案申请中而已。

11、提无效怎么做题才不会漏掉理由?

对于每个独立权利要求,分别拿着所有无效理由(保护客体、新颖性、创造性、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缺必特)去用一遍,看看能不能用上。

对于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分别拿着所有无效理由(保护客体、新颖性、创造性、得不到说明书支持)去用一遍,看看能不能用上。

12、分析咨询类题型做题注意事项是什么?

分析咨询类题目,需要全面分析答题,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不能默认,而要都指出来。什么意思呢?以前考答复审查意见或者答复审查意见,只要是对的你就认了(可能你的分析过程是错的,但是结论是对的),只需要改然后说改后的就好了。现在考咨询意见,对的你要分析为什么对,错的要分析为什么错,改之后为什么对,也就是说要把以前那些心中默认的都表达出来,写出来让改卷人看到的分析过程。

这种考试近几年越来越受欢迎,因为专利代理人毕竟是要与申请人打交道更多一些,沟通更多一些,所以考试也应该考与申请人之间的沟通,也就是你要给出咨询意见来,客户不懂的你要解答,客户错的你要分析纠正。

13、实务考试独权的区别特征筛选?

这个特征要是找准了,基本上这一年50分上保底,因为独权差不多30分,创造性意见陈述差不多20分。真的这么重要怎么筛选?

首先要把材料中有技术效果,能解决技术问题的特征圈起来,然后在对比文件中去看这些特征公开没有(主要判断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

对于判断剩下的有创造性的特征,选择保护范围最大的放到独权里。

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为何总是错呢?主要就在于创造性判断的基本功是否到位,对于对比文件里好像有的特征到底公开与否的判断是否准确。比较典型的是10年,13年,不好判断。别的年份其实区别特征还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抄下来,概括。这个在前面已经回答过啦。

14、如果考到申请文件主动修改怎么答题?

主动修改跟纯撰写很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写从属权利要求的时候不能在现有技术中去找啦!仅限于申请文件的内容重新倒腾出权利要求来。

这里有一个误区,因为审查指南里有一段话,说是你修改不管超不超范围,都以修改后的文本为审查基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主动修改能不能修改超范围啊?答案是任何修改都必须满足专利法33条的规定,修改不能超范围。那么这里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主动修改的时候审查员还没有开始审查,你有随便改的权利,但是当你改的超范围的时候,审查员直接用法33条驳回你就是了。

15、实务考试需要模板吗,只有模板是不是就够了?

实务考试需要模板,特别是分数在80-100左右水平的,可能多得几个采分点就在90分以上,损失一点得分点就在90分以下。所以模板对于这部分考友是必要的。模板是什么?是一套通用的直接背诵就行了吗?并不是。我这里指的模板是各种题型下需要写上去的必不可少的话语,里面可能有很多......和符号替代,因为具体题目需要灵活运用。、

对于实务考试来讲,比如创造性三步法的模板,很多话在平时有经验的考友可能就忽略掉了,比如谁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需要指出来,区别特征需要对比出来,解决的技术问题需要指出来,是否有对比文件公开了这个特征要说,区别特征不是公知常识要说等等。所以确实需要一个模板,第一个作用是不丢分,第二个就是提高做题速度,一旦思路定了能够快速把这些话写上。特别是题量比较大的年份,这个就很重要了。

嗯模板这么有用是不是我在网上或者群里随便求一个模板背诵就行了?当然不是,首先模板可能是错的,或者根本就没把采分点列全;其次一个好的模板一定是结合真题具体分析而得出来的,是结合评分标准得出来的,需要配合讲解才能理解什么是模板。这里可不是指的考试中那些个套话空话,举例:尊敬的XXX,望早日授权....综上已经克服了.....所有问题等等,这些话写上没错,不写也不扣分,这种的不叫模板。很多考友看到XXX提供了一套模板,高兴之余开始背诵,背完了上考场发现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不知道怎么写,然后愉快的挂了,然后说模板没有用。

当然,水平在120以上的人是不关心模板的,核心要点答对,细节没注意到,这里扣2分,那里扣1分什么的,也不影响考试通过。

所以模板只是在思路正确的情况下防止大意挂掉的锦上添花,如果思路都不对,再好的模板也比较难通过考试。

来个简化版的模板,采分点基本都有了:

X、专利法律考试做真题就够了?

从2012年法律部分放水以来,真的是做真题就够了。为什么呢?

法律部分包括专利法(总分150)和相关法(100),总共加起来得分150分就算过。30个专利法单选题(45分),30个相关法选择题(30分)就跟送分一样,剩下75分专利法解决掉60分,相关法再混个20分,足矣。

在2013年之前我还讲讲专利法律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课,后来放水了也就不讲了。仅仅提几句:

需要把历年真题多做几遍,做的过程中不是记答案,而是每个知识点找到相关的原始依据处理解一下,考到类似的也会做就算复习会了。举例考发明人的例子,记得发明人是人就对了,只要选项中给出的是什么科研组啊、学校啊、公司啊之类的,只要不是人就不对。同样的道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是人,只要选中给出的是人就不对,比如某教授啊、某工人啊什么的。

法律部分就是做题,找到法条对着看,看解析,记忆,就对了。专利法律考试依据大部分都在审查指南里,也就是这本书(实务考试的主要知识点也在里面):

广告

专利审查指南2010(修订版)

根据考友反馈问题持续更新,持续更新在公众号下图位置查看

找富贵鼠选择适合你的课程,考试主要靠自己,不被培训通过最好。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