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角逐愈加激烈。十一国庆期间,各大主流新能源车企陆续放出9月份的销量成绩单。比亚迪以不出意外的绝对优势领跑,单月销量破20万辆成就达成。理想汽车强势逆转颓势,环比8月份大增152.3%,较去年同期增加62.5%。这次还有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闯进销量前十——创维汽车。

除了当下的销量数字,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数字之后的新变化:造车新势力在内压外卷之下,洗牌期即将来临。

比亚迪的时代要到来了吗

整体上看,目前新能源车企的表现呈现向好的态势。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预计为58.0万辆,同比增长73.9%,环比增长9.5%,渗透率为29.7%。不过,在整体发展不错的同时,传统的2(特斯拉、比亚迪)+3(蔚来、小鹏、理想)局面,逐渐呈现出了分化的态势。

比亚迪和特斯拉同时选择了在10月3日公布销量。双方的数据都创下新高,特斯拉第三季度共生产了超过36.5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34.3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2.4%、环比增长34.9%;比亚迪9月销量为201259万辆,同比增长了151.2% 。相较于去年同期7.11万辆,几乎达到了去年的3倍。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1)

加上8月份的17.49万辆以及7月份16.25万辆,第三季度,比亚迪的销量达到近54万辆,超出特斯拉近20万辆。在两家车企公布产销数据后,二级市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因三季度交付量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5.79万辆,特斯拉股价下跌,一夜之间市值蒸发超5000亿元人民币。比亚迪的表现则完全相反,10月5日比亚迪股份涨超9%,报收209.80港元/股。

两年前、哪怕是去年,都不会预料到比亚迪会在今年取得如此不可思议的优异成绩。在年初曝出比亚迪预设了150万的销量目标后,市场上更多的是质疑和飘了的嘘声,尤其是受市场大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众多车企销量下滑明显,甚至出现腰斩的情况,比亚迪却非常反常的表现出强势的一面,旗下多款车型供不应求,频频斩获细分市场销冠。

按照比亚迪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比亚迪全年完成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基本没有悬念了,预计比亚迪将有望向20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冲击。

但是,销量不能代表一切,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时代还没有真正的到来。首先,混动车型大多被认为是过渡车型而非正统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的销量分布中,还是呈现出混动比纯电卖得好的销售格局,在纯电车型的竞争中,特斯拉稍拔头筹。

其次,两家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市值表现,也说明现阶段特斯拉依然是资本眼中的No.1。这方面,比亚迪距离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2)

最后,从研发、品牌等方面来看,特斯拉相较比亚迪依然有较大市场优势。今年的特斯拉 AI Day 上,马斯克带领人形机器人Optimus、Autopilot 以及超算 DOJO 三个团队,再次向全世界宣告,特斯拉才是 real-world AI(人工智能)领域的时代先锋。在受关注的自动驾驶方面,技术层面特斯拉已经做好了可以适应任一国家的不同的路况,并计划在2022年年底向不限于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全球推出FSD。

所以,特斯拉比亚迪的强强对话并未完结,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除了提高产能之外,还有降价这一大杀器还未使出,比亚迪在销量暴增的同时如何保证质量和服务口碑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而海外,刚刚取得一点成绩的比亚迪还需要在欧洲北美这两大主流汽车市场上证明自己并非窝里横。

理想强势逆转 创维进入前十

除比亚迪之外,以下几家车企也在9月份的角逐中,展现出强势增长的趋势和亮点。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3)

首先是排在第二位的广汽埃安,9月销量达到3001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21%,环比今年8月份增长11.1%,同时,这也是埃安品牌首次单月销量超过3万辆。

今年第三季度,埃安品牌累计销量来到82070辆,今年1-9月销量达到18.2万辆。而且从大趋势来看,埃安在4月份之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快速稳定的增长期,无论从增长趋势还是绝对数量,埃安在一众传统车企旗下新能源汽车子品牌,已经具备了一个身位的领先优势。

排在第三位的是哪吒,9月份交付了18005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加134%,环比8月份增加12.4%。

而第三季度,哪吒交付新车48059辆,至此,今年1-9月,哪吒已经累计交付111190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加168%,成为造车新势力中,今年首个交付量超过10万辆的玩家。

长期趋势来看,哪吒在销量的维度上,已经对其他造车新势力形成明显的优势。这其中的制胜秘诀,就是长期潜伏10万元左右的中低端市场。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理想汽车,上个月交付不到5000辆腰斩式大跌,而在9月份,则以11531辆的交付成绩强势逆转颓势,环比8月份大增152.3%,较去年同期增加62.5%.

今年第三季度,理想累计交付26524辆新车,截至到9月末,理想累计交付为86927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想ONE的停产,这波增长几乎单纯是靠理想L9单款车型创造的。数据显示,9月份理想L9的交付数据为10123辆。

要知道,9月份是理想L9的第一个完整交付月,作为一款售价40万+的SUV,这样的交付表现确实不俗。

除了这四位玩家,这次还有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闯进销量前十——创维汽车。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4)

数据显示,创维汽车9月份交付量为2560辆,环比上个月的1589辆增加60%。至此,创维也将东风旗下新品牌岚图汽车成功挤出前十。

公开资料显示,创维汽车是开沃汽车集团进军乘用车市场的新品牌,其前身天美汽车成立于2019年。直到去年3月份,开沃集团与创维集团达成创维商标转让事宜,创维汽车品牌正式发布。

创维汽车目前在售的两款SUV车型,纯电车型创维EV6和混动车型创维HTi。其中EV6于去年7月份发布,HTi则是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上市。透过价格来看,两款车售价在15-27万元之间,主打中高端市场。

照此来看,创维汽车算是新势力中的后辈玩家,之后能否持续增长,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关注。

市场迎来关键洗牌期

除了当下的销量数字,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数字之后的新变化:造车新势力在内压外卷之下,洗牌期即将来临。

首先是内压,零跑汽车港股上市,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首当其冲面对压力的,应该是目前风头正盛的哪吒汽车。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5)

作为与零跑几乎同时起量的新势力车企,哪吒在进入2022年之后交付水平强势增长,直至最近3个月,已经对蔚小理形成稳定的销量优势。但问题是,这种销量优势能否转化为经营层面的优势?毕竟对于新势力来说,盈亏平衡自我造血,才是终极的考量指标。

截至到目前,哪吒汽车主销的两款车型系列:哪吒U起售价12.38万元,哪吒V起售价仅有7.99万元,主要还是针对中低端市场。以低端车型为主的销量结构,容易带来量上的突破,但是在盈利空间上,天然低于售价更高的高端车型。

这个问题在零跑汽车的招股说明书里就已经暴露。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近3年毛利率,2019-2021年间,零跑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4%,到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仍为-25.21%。甚至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零跑的均售价还无法覆盖汽车材料成本。这种以低价换销量的打法,显然已经开始引起资本市场的质疑。零跑的IPO表现就是最好证明,开盘直接破发。

除了哪吒之外,面临内部竞争压力的,还有头部蔚小理三家。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6)

最近一段时间,蔚小理陆续发布了新车,并开启交付。首先是蔚来,率先在6月中旬拿出新款SUV蔚来ES7,订单量层面,蔚来的传统是从不透露,但李斌还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蔚来ES7和ET5订单非常充足,同时在上半年交付仅5万辆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全年15-20万辆的交付目标。

也就是说,今年的最后3个月,蔚来平均每个月的交付量必须达到2.3万辆左右,才能达到目标。

其次是理想,作为卷得最激进的玩家,先是在6月底上市理想L9,之后又在国庆前夕套娃式亮相新车,理想L8、L7悉数亮相并发布价格,同时确定理想L8会在今年11月开启交付。

其中,理想L9在开启交付前夕,订单量已经超过5万单,而从首个完整交付月即交付破万的表现来看,在理想ONE停产的背景下,L9确实为理想的交付打上了一剂强心针,下个月L8进入交付后,预计会再迎来一波交付增长。

最后就是姗姗来迟的小鹏汽车,小鹏G9此前在8月11日开启盲订后,24小时订单量超过2万辆,虽然发布会后迎来一场退订风波,但在快速转变销售策略后,情况有了一定的缓解。有信息爆料称,小鹏G9在转变销售策略之后,单个门店的订单量至少增加了5成以上。

可以看到,蔚小理三家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发布的几款SUV,不管是价格还是尺寸,亦或是交付时间,都互相有一定的重叠区存在,相互之间带来的压力,已经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步。

未来三个月,很可能会是造车新势力们互相竞争最激烈的一段时期。

传统车企的优势逐渐显现

而除了内压,造车新势力还面临着传统主机厂的外卷,这里的卷,主要体现在传统车企已经补足智能化短板,并发挥出垂直整合、成本控制的优势。

今年以来,传统车企通过自研+外购方案,快速补足智能化短板,这让新势力们在智能驾驶和数字座舱方面的领先优势被逐渐弱化。

传统车企在高端车型上,也和造车新势力们一样,搭载了语音交互、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等智能化核心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造车新势力也面临着众多传统车企独立新品牌的围追堵截,例如吉利旗下的极氪,9月份交付8276辆,距离小鹏落后不到200辆。

而有华为智选加持的赛里斯问界品牌,9月份交付水平持续向上,达到10142辆,连续2个月销量破万。除此之外,问界品牌的最新车型M7,自上市之后预售火热,余承东此前在7月份就透露,M7的订单量已经超过5万单。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7)

作为与蔚小理上市新车型在价格和尺寸上形成对标的一款新车,M7无疑会对蔚小理接下来的增量任务形成压力。

随着产品力的提升,传统车企的成本控制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以比亚迪为例,从三电系统到车身零部件,都具备相当的垂直整合能力。这让比亚迪可以在规模化的生产中将成本控制在更低水平,用更高性价比打击造车新势力们。

在成本控制上,还有一个杀手,就是通过大量自动化生产控制成本的特斯拉。国庆假期伊始,特斯拉就率先举起价格屠刀,用保险补贴7000元的方式变相降价。

可以说,内压外卷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还面临着相当大的变数。可以预见的是,最后一个季度,造车新势力们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上游新闻综合自赛博汽车、36氪、腾讯财经、和讯网、网易汽车

编辑:陈璐 责编:廖磊 审核:冯飞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20万辆,新玩家创维闯入前十,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洗牌期(图8)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