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新闻资讯 >>
合作媒体 >>
展会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

这都可以(安徽工程大学是干嘛的)安徽工程大学是不是211大学,


离我写这个答案已经过去了4年了,也收到很多不同的意见。在此说明下,随着时间的流逝,本答案的时代局限性将会越来越强,学校也在变好,貌似博士点也有了,大家应该辩证对待。十分欢迎各位在校的学生朋友们给出不一样的观点,一个人的观点往往很有限,学校真正的样貌往往就是由广大不同的思维聚合起来的。当前的在校生必然可以提供更实时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补充分割线————————

再补充几句话吧,看了部分评论和部分答主的回答有感而发,专门写了几条寄语吧算是。

1.首先我们无法以985/211的标准要求安工程,因为他就是个很普通的高校,只是招生一本线以上,实际水平甚至不达,但是他周围的其他高校也都彼此彼此,安工业,安建工,安师大,不会比工程大学好多少。你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说明你别无选择。

2.安工程不乏牛人,事在人为,不满于这里就要更加努力脱离这个环境。就怕你四年在这里被你所不屑的东西同化,堕落。但是同样,也请你不要因为学校存在牛人毕业生而对学校自我感觉良好,牛人往往大部分靠自己

3.心里要有自己的一杆秤,在学校考试考了100也要问问自己到底提高了多少

4.学校有不少认真负责的老师,也有很多靠旁门左道在学生中积累口碑的老师,各取所需,多和你心中的牛人老师接触,你会受益匪浅

5.安徽工程大学就是培养高级工人,而非理论人才,这是你必须正视的事实,你既然到了这里就说明你已经在高考的筛选中被划到了高级工人的批次中了。如果你仍对学术和理论研究尚有热情,请带着这种热情在这里完成蜕变,而不是仅闷头抱怨

————————补充一些主观想法————————

本答案全文非常主观,如果部分校领导或者持反对意见的人看见本答案打算找我理论,那你是对的,我错了。

要说我喜不喜欢工程大学,只能说爱不起来。学校还是很多地方处处展现其不以人为本的精神的。这里单独说两个事情。

1.取消楼层垃圾桶,本来学校是有楼层垃圾桶的,但是后来换了物业后,楼层垃圾桶取消,大家扔东西必须下楼。学校认为大家带东西下楼举手之劳是没有错。但是其间的不方便相信大家都懂得。

2.以学校名义擅自没收学生东西,如果你没收高功率电器我觉得无可厚非。不过用万能钥匙开门后收走插线板这种事情似乎就没有充分理由了吧。宿舍水房出来前还大规模进行过没收水瓶的活动。说是影响学校美观,似乎没有法律批准学校可以擅自没收学生东西。物业行为=学校行为

————17年初原答案分割线(含各种修改)————

斟酌之下,打算完善此答案,从更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学校,让各位学弟学妹们有个更好的参考。答主本人本科毕业于安工程信息类专业。目前在国内某校读研。

一.学校位置

总评:还不错

地处三线城市芜湖市,位置不偏,学校旁边就是万达。

二.教学硬件设施

总评:尚可。

1.教学楼:桌椅损坏较多,学生多次在意见箱提意见但是其实不见人去维修,教室门为老式木头门,年久失修,刮风的时候全楼啪啪啪,影响学生自习和上课的情绪(突然框的一下,一般人受不了的)。

2.教室硬件:较好。学校在13年花了大代价更新了多媒体设施,配置总体还不错

3.图书馆:新图书馆在盖了,老图书馆一般,藏书量适中,也有比较好的绝版的行业圣经,但是布局较乱

三.生活方面设施

总评:中等

1.寝室:较差,6人间,没有独立卫浴及阳台,部分寝室内部类似毛坯房是水泥地(比如我的)。有空调,不可接高功率电器,有门禁

2.购物:方便,学校超市排布较为合理。书店,杂货店,理发店,各种特色服务店较多,教学楼有自动卖水的机器,购物方面非常方便

3.交通:比较方便,离火车站和汽车站都近

4.食堂:好吃,这点给予好评,学校除了五食堂外基本都不错。也有不少食堂特色,是我本人吃过的各大学中的最好的食堂

5.校园网:极差,学校腐败作风的代表作。学校早年是传统的有线宽带,80元一个月,10Mb/s,这样多人合办也不算贵。结果搞了个校园网改革,把宽带网改成了公共账户登录的网(安全性也掉了一个档次)。资费分为四个等级,我记得有15,25,40的,我本人只用过40的,8Mb/s,只允许两个设备使用。这种资费无疑是非常昂贵的。对比安徽其他高校普遍20元一月的百兆校园网,无疑这种资费极其恶心,另外只允许两个设备同时在线,也就是说如果你本人有电脑,手机,那么平板就不用指望使用了。学校也不允许你通过热点作二次转接,美其名曰实名制,实际上网络实名制的规划从来没有落实在通信物理层的接入问题上,实名制都是指网络层的用户实名制,学校支走原先的三大运营商,搞网络垄断。但是网速却极差无比。实际上40的网网速一般只有400KB/s左右,就是3-4Mb的水平,完全受限于线路,但是资费还如此高昂。因为没有了有线网,同时一个寝室的路由点接入数量很大(一个寝室6x2个设备),信号干扰极大,导致网络体验极其糟糕,后来学校进行了有线网的架设,才缓解部分问题。中间最为可笑的是,对于网速慢资费高这件事,学校的解决方法是给每个学生发了个网游加速器。如此忽悠学生的行为,居然是学校层面的操作。关于校园网槽点真的极多,包年资费8Mb/s要440(没记错的话),这价格还不如单办,因为节假日也绝不停计费(你一年在校才9个月,一个月40,最多360,看到此文的各位学弟学妹注意了,千万不要办年套餐),单独计费也不是严格按月算,就是30天,绝不多一天,学期末时学生经常面临没有网用,因为坑,你就差三天就离校了,只要你办了网,寒假也会一直算你在用,极其流氓。套餐也不具备可选择性,办了40的想改成15的必须跑到办公室人工修改

四.教学制度及规章制度

1.总评:不合理

2.教学管理:较为垃圾,形式化的选课制度(我当年直接就没有选课),不能提前修课,不可以修计划外课程,也没有专业方向的说法。学校本身也觉得教学制度非常尴尬,所以经常更换,学分制学年制学年学分制

,基本每1-2年就换一次

3.课程安排:也是因为不能自由选课导致的问题。学校很崇尚课程体系的区分,大一大二上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上专业课。例如我的专业,大二的所谓专业基础课其实就三门,电路,模数电,于是出现一个情况,大二下可以说是非常闲,因为一学期就上模电数电,带门英语和政治,非常闲。而一到大三,之后保持每学期7+门课,大三上更是尤甚,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信息论,高频电子线路,程控交换原理

,微机原理,总计400+课时,对比二下的200+个学时(课程设计不算)真的很无语。大四上仍保持380+学时,影响考研。

4.课程体系不合理:该开的课没开:基础课诸如随机过程,随机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算法这种实用性很高的课程都没有。方向课门类单一且不能选,诸如数字图像处理(本人的专业没有开,隔壁的开了)没有,语音信号处理

没有。不该开的课开了很多:物联网,通信新专题(内容很空),网络管理,汽车电子,焊接机械臂……

5.课程顺序诡异:复变函数比电路上的晚,导致电路老师在上频率分析是先自己说了一些复函。信息论比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开的早。交换理论在通信原理前面上……

6.课时压缩严重:这是学校因为扩招所导致的问题。教学资源紧缺,压缩课时量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反过来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诸如专业核心课程,模电实验+理论就64学时,说明理论课50学时都不到,电磁场48学时(除去法定节假日和实验我算了下就30不到的理论课,能学什么),再比如信息论,如此重要的核心课程理论+实验才40学时。此类现象在学校严重,导致老师和学生集体反感,认真的老师上课压力很大,有很多可说的无奈时间不允许,而且学校还单方面限制老师加课,无特殊情况一次课都不给加。而与之相反,不认真的老师以此为由只说期末考试涉及内容,知识面极度狭窄

五.教学水平

总评:中下

1.老师并非对口专业的老师:给我们上信号与系统

和数字信号处理的老师是自动化专业的,给我们上电磁场的老师是研究传感器和单片机的,给我们上微机原理的老师是研究图像处理的,给我们上高数的老师实际上是计算机科班出生的……嗯,没毛病,也行吧

2.老师自身水平问题:部分后期专业课老师并没有掌握先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内容,导致上课错误很多。部分老师数理素养较差,并不能解释公式和定理的物理意义。课堂不按大纲上课:诸如上非线性电子线路

的老师居然把电路当通信系统上。多数老师不备课,上课自己怀疑自己板书的正确性并且还当堂推导……还有老师上课坐桌子上,不断吹嘘自己孩子前程的也有。不过同样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学校还是不乏部分认真负责且水平高的牛人老师,诸如电院的王凤随,杨会成,查君君老师。计院卢桂馥老师。数院张玥,刘述光,马静老师。机械桂珍老师等。但是普遍大部分老师水平一般甚至不合格。

3.没有一个博士点,所以也没有保研名额

4.没有整体规划过教学内容:课程重复内容不同教师反复上。比如通信原理重新上模拟调制,然而这个非线电讲过了。时分复用这个点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交换理论,光网络,四门课四个老师各上一遍。编码论的内容信息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交换理论,多媒体通信各上一遍。重复率极高效率很低

5.本来评价是比较差,改成了中下,因为近期思考了一下学校的教学,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补充一个潜在优点。课程内容虽然不够深入但是切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追求深度会搞得大家听不懂可能更不好,在这种难度的教学下各路学生可以各取所需,有一定的好处

六.学风

总评:基本没有

1.平时学风:上课学风基本没有,考试难度极低(此事与学风、老师教学水平、学校利益三方面构成恶性循环),所以上课没有人听,老师同样也不愿意好好上课,考试作弊氛围浓厚。学校图书馆兜售以前的考卷,基本每年考试题目都不变,一窍不通也可以轻松85(挂科的一般是考试前都不愿意复习的人)

2.考研学风:学校不乏考上好学校的同学。但是考研学风并不端正,攀比成风,盲目报考985211,以考研复习名义组团翘课上网。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关于考研的结果各位还是应该关注录取率,当时我的专业多大几十人报考南邮,最后上的就极个别

七.校风及学生风气

总评:差

1.教师科研风气:学校总体科研水平一般,同时也留不住牛人,但凡有自然基金的老师,那在学校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牛人。因为其他大部分老师能接横向项目的都很少。但凡接横向的老师都会在课堂上无下限地吹嘘,更不要说这种学术牛人。所以留不住人与科研资源形成恶性循环。

2.学生科研风气:基本没有,研究生在校外开盖浇饭店,导师命令研究生翘课来带本科生实验(因为该生是助教),在这种气氛下可以说学生完全没有科研的良好环境。本科生更不可能接触到科研,也谈不上学术前沿,因为本校老师就没几个能做到学术前沿的。

3.教师德行:这一点深有感悟,让本科生代抄论文的,坐桌子上课的都有(这里点名:自动化专业田丽教授)
这都可以(安徽工程大学是干嘛的)安徽工程大学是不是211大学,(图1)
来源自安工程贴吧

稍微牛一点的老师都特别沾沾自喜,不好好上课,课堂不备课瞎说的大有人在,考试前把参考题集扔给学生万事大吉,与预知结果相反,这种老师反而受到广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学渣)的欢迎,但是对真正想学习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和打击。

4.评价体系差且官僚气息重:例如奖学金评价中成绩所占篇幅少,成绩好的学生反而可能奖学金等级不如成绩差的。整体评奖评优体系官僚性强,学生会成员内定评奖评优结果现象普遍(这里给个例子,某年校十佳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评给了电协某同学,说其科技创新怎么怎么牛,发明怎么怎么强。这么牛的一位同学考研去了个比安徽工程大学更差的学校——上海电机学院。充分说明评价体系什么水平,嗯。这里也有小道消息传闻该同学所谓的科技创新很多都来自其对象,其对象是大佬。但是无论如何,这位是校十佳不是,所以在校的各位也无需对评奖评优看得太重)。教评完全走形式,牛人老师不好好上课也不怕你打差评,二来存在教评威胁现象,本人的辅导员在每年教评时要求学生给所有任课老师打高分,美其名曰为任课老师的职业前途着想,如果擅自打底分就找你私聊,这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气息在老师层面滋生,与教学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5.教师意识形态问题:部分老师意识形态存在问题,部分老师观念极端,诸如我就业指导课的老师,问大家觉得自己年薪5000+以上的学生请举手。待大家举手后,该老师疯狂嘲讽,说举手者不切实际,我们学校学生就应该找3000左右的工作就应该乐了。后来听闻该老师当时月薪就4000多了,不知真假。现在毕业后看见班上很多人月薪七八千,真不知道比这位高到哪里去了。

八.学校活动

总评:丰富但是学术意义不大

1.种类:相当多,社团接近100个。各种什么拓展训练,水果拼盘,歌唱比赛很多。我想说城里人真会玩,业余生活确实丰富。

2.意义:但是上述活动真的没意义,相反学校的学术活动基本没有。前沿学术报告是肯定没有的,最高级学术活动就是数学建模。电子协会算是校内最牛的协会,也仅仅局限于单片机及电路开发,焊接电路板。而对于内部涉及的算法及原理方面的东西涉及很少,比如智能车做了千千万,没什么学生知道小车是怎么路径识别的。总而言之,学校学术活动很少,约等于0

以上就是我对学校的评价,修改了很多。安徽工程大学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个高级技工学校,学校本身不看重学术基础的培养,答主读研也明显感觉到学术水平及眼界的低下。确实如

所说。当你还在关注考试的时候,很多其他高校的牛人学生已经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前沿算法了。但是反过来看,我们也无法以985211的标准去要求安徽工程大学,因为他面向的对象就是培养技工及高级工人,而非理论学术人才。希望工程大学可以正式问题,好好改善教学及集体风气,可以不牛叉到国内前沿,但是不要让有部分抱负的年轻人在学校里失去学习的机会和信心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