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原创歌词)原创心得体会,
原标题:保险+养老双螺旋增长洞察
当前保险行业正面临转型的重要拐点,未来十年将如何发展?“保险+养老”将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方向。保险和养老相结合造成的黏合效应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保险公司需要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全方位养老解决方案转变,并通过科技平台融合保险和养老服务场景,助力保险+养老高质量发展。
未来十年是保险转型的关键十年。我们将会在未来十年的后半程看到健康险年保费超过寿险年保费规模。个人养老险将爆发性增长,以未来10年的时间实现寿险过去16年的发展规模。
我们常把十年作为一个小周期来进行观察,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未来十年将是转型的关键期。
从全球先进实践来看,美国的寿险保费收入从2000年到2008年保持持续增长,达1472亿美元。但2009-2010两年间,因为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1046亿美元,大抵为1996年的水平。此后2011-2020年寿险保费收入缓慢恢复至2008年前的规模。美国近年来寿险保费收入增长不显著,近二十年年复合增长率仅0.6%。2007年,美国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就已超过寿险,并保持2.9%的增速稳步增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也保持一定增长,但在2014年有较大回落,随后便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近十年,美国养老险保费收入维持着约1.6%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11年到2020年震荡上升,保费收入从2532亿美元上升至2889亿美元,年平均增速为2.3%,高于寿险的收入增速。
图1美国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ACLI、OECD、安永-博智隆分析
我国寿险保费在2011-2013年增长缓慢,年平均增速为4%,寿险保费收入从8696亿人民币上升到9425亿人民币。2014-2017年为快速增长期,年平均增速达23%,收入从10902亿人民币上升到21456亿人民币。2018-2020年寿险保费收入增长趋于平缓,收入从20723亿人民币上升至23572亿人民币,年平均增速为3%,在2018年和2021年甚至出现3%和2%的负增长,再次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十年间,我国的健康险保费收入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2011-2013年为快速增长期,年平均增速达27%,保费收入从692亿人民币增长到1123亿人民币。2014-2016为高速增长期,年平均增速高达54%,健康险保费收入从1587亿人民币上升到4042亿人民币。2017-2021年,年平均增速下降至16%,处于中速增长期,收入从4389亿人民币增长到8447亿人民币。总体来看,健康险保费收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5%。考虑到疫情影响,并结合发达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寿险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而健康险增长率将达到20%,预计2030年前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将超过寿险。个人商业养老险政策落地,相关板块近年开始发力,预期在2030年其收入将接近2.7万亿人民币(此处养老险不包含社会养老金部分)。我国的企业、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到2021年末,全国有11.7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61万亿人民币,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1.79万亿人民币。
图2中国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Wind数据、人社部、安永-博智隆分析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相应险种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国情,我们预测未来寿险收入增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2020年的健康险和养老险的保费收入分别占同期美国两险保费收入的63%和22%,保险行业未来新的增长点在于健康险和养老险,如何把握未来十年的增长机遇将是保司的重要功课。
对于养老产业,未来十年也至关重要,两次婴儿潮的积蓄将带来养老产业的发展。2022年是主力婴儿潮的退休元年,回声婴儿潮进入事业快速成长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的出生人口中位数为2042万,我们将出生人口数大于2042万的连续年份定义为婴儿潮时期。从数据来看,我国到目前共经历了3次婴儿潮。
1950-1957年是第一次婴儿潮,大约有1.7亿人出生,由于当时人口基数不大,所以这批婴儿潮的绝对数量有限,这批婴儿潮出生的人口目前年龄在65-72岁之间,到2030年将成为73-80岁的高龄老人。 第二次婴儿潮是1962-1975年出生的人口,数量高达3.7亿,也是主力婴儿潮,目前年龄在47-60岁,1962年出生的人口在今年满60岁。可以说,2022年是主力婴儿潮的退休元年,到2030年,他们将达到55-68岁,成为主力养老人群。 第三次婴儿潮时间为1981-1997年,主力婴儿潮创造了第三次婴儿潮,又称为回声婴儿潮,出生人口数量高达3.8亿,目前年龄在25-41岁。如今,正是这批回声婴儿潮人群的事业快速成长时期,也是当前中产阶级的主力。到2030年,他们将达到33-49岁,开始为父母规划养老或者提前为自己规划养老。近十年来出生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2年,约有1980万人出生,但没有达到中位线人数。在房价压力、教育成本、生育保障等因素的叠加下,本应出现的第四次婴儿潮并未到来,近年来出生人口数不断下降,中国老龄化正在不断加速。
图3中国婴儿潮概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未来十年,我国老年群体规模快速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2.7亿。老龄产业同步快速发展,到2030年将达到20万亿级规模。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持续增长,出生率数据却在同步下降。《中国统计年鉴2021》指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在出生率快速下降的同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人口高速增长的平台期。
结合多方数据,我们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以约3.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这一人群的数量将达到2.7亿人,其中根据测算完全不具备自我照料能力的老人将以每年约9%的比例增长。2030年,我国预计有近2.6亿有部分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及总数量超过一千万的失能老人。
图4中国老年人口数量
分析数据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与经济》、安永分析、安永-博智隆分析
伴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老龄产业同步快速发展。根据公开披露的市场调研信息,从2019年到2024年,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中国的老龄产业市场规模达到8.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率高达22.3%。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需求向多样化演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注重晚年生活品质。除了基本的生活、健康保障及医疗资源需求,老年人群体对社交、娱乐、陪伴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此外,为获得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医疗、旅游、社交、网络消费、适老器械等领域都将成为养老市场的重要增长点。我们预计老龄产业将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有望扩大到18.3万亿人民币。
图5中国老龄产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大健康产业蓝皮书》、iMedia Research、安永-博智隆分析
从现实生活看养老产业存在诸多痛点:精神需要难满足、养老负担重、从业人员少、投资周期长
我们收集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养老场景的声音,有的来自老人本身,有的来自老人家属,有的来自养老护工,还有的来自养老机构投资者。
从需求端来看,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和医疗护理,还有精神上的富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由子女或其他亲属承担养老责任的。由于受此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更倾向于认为子女不孝顺才会把自己送进养老院。中国执行了三十余年计划生育政策,很多老年人都面临着子女不在身边的问题。比如很多老年人的子女在大城市打拼,虽然远程视频电话等科技手段的流行可以缓解老人的孤独感,但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倾向于子女在身边面对面的陪伴,老年群体被照顾和关爱的心理需求仍然强烈。而对于子女们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除了房贷、就业、教育,巨大的养老压力也是所有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子女既担心自家老人能不能被护理到位,是否有充足的时间陪伴老人,同时也焦虑未来自己养老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来看,我国当下养老护理相关从业人员太少,同时机构护工们埋怨工作任务杂,压力大,还无法带来职业成就感。对于投资者来说,相较其他行业而言,养老投资费力不讨好,周期长,回报慢,如何盈利更是最大的难题。而投资养老产业的风险也逐渐显现,虽然近年来随着医养模式的兴起,提高了这一领域的投资确定性,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如何降低风险并在短时间内快速盈利仍然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根据这些养老现场的声音和痛点,我们看到中国养老市场的几大现状是:穷人更怕老、富人不缺房、中产在焦虑。大家共性和个性的需求是什么?
图6养老场景的声音
保险与养老产业天然契合,智慧投资、高潜客群、产品创新、科技平台作为双螺旋增长四大抓手,充分发挥协同优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险和养老仍然是两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并且这两个产业存在一些天然的契合点,形成了高速增长的双螺旋。双螺旋中间存在多个连接点,例如:智慧投资、高潜客群、产品创新、科技平台。
图7保险+养老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增长抓手之一:智慧投资
根据调研,我们发现,不同的险资企业由于自身的体量、目标和经营状态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养老产业投资策略,主要分为重资产、中资产和轻资产三大类。
1. 重资产模式
CCRC模式:CCRC以养老公寓、养老社区等专业老年人生活场所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投资价值上来看,养老社区的重点目标客群为高净值人群,客群规模不大,但客单价值高。从资金投入角度来看,CCRC类养老地产所需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目前已布局养老社区的险企均采用保险结合养老社区的模式,通过为保险主业带来新业务价值,从而长期获得稳定收益。同时,自主开发、运营更符合险企扩大养老健康生态圈的需求。因此,如果考虑到长期的稳定收益和业务增值的话,会把CCRC作为一项重点投资。图8重资产模式的投资特点
2. 中资产模式
在中资产模式下,险企不直接作为养老社区的物业持有人,而是采用公建民营、与第三方合作、租赁物业等形式运营养老社区。
公建民营:“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依托网点,为周围老年人提供集中式的托管照护、餐饮服务和文化活动场地等。目前,险企嵌入式养老社区项目数量较少、覆盖面较窄、服务还未形成标准化,难以实现依托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发展高利润的增值服务。完善普惠型社区连锁化布局,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是险企嵌入式养老社区项目的下一发展阶段。 租赁物业:作为面向社会群体打造的养老网络,目标客群规模大。同时,由于这种方式短期内不会占用大量资金而且布局周期短,因此灵敏度高、扩张速度很快,有助于品牌快速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让更多客户获得高质服务。 第三方合作: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在政策层面被给予大力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如民营二级医院增设养老床位、一级医院打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目前,全国有91个城市在开展试点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或成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对险资企业来说,结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并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具有广大的提升空间。图9中资产模式的投资特点
数据来源:ACLI、OECD、安永-博智隆分析
3. 轻资产模式
近年来,推动社会力量布局智慧养老、居家养老成为政策发力的重要方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及,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健全。在政策的推动下,部分保司通过布局居家养老和智慧养老来深化养老产品与养老服务的融合。
智慧养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老年群体的健康及养老服务需求,既向上承接保险产品,又向下带动医疗健康服务,当然对充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能力要求极高。由于智慧养老模式尚在摸索阶段,2023-2025年是智慧养老布局和扩张的关键时期。 居家养老:作为在中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基础性位置的居家养老,市场规模广阔,符合绝大多数中国老人在熟悉的环境颐享天年的意愿。险企可通过布局居家养老,提供一体化的养老保障服务,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图10轻资产模式的投资特点
双螺旋增长抓手之二:高潜客群
保险与养老的高潜力客群高度重合,是未来的共同发力点。通过对用户画像的分析,我们认为高价值的保险客群与养老客群,无论是从客户需求抑或是购买能力角度,均有高度重合。我们识别了其中最主要的三类高潜人群:中产阶级、高净值人群和新市民。
中产阶级:根据公开披露的市场调研信息,我国2020年中产阶级数量为1.39亿,乐观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近8.54亿的中产阶级,我们认为这一快速扩大的人群将在未来十年释放巨大的中端养老需求。
图11中国中产阶级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Credit Suisse、ANZ Bank、安永-博智隆分析
高净值人群:同时,我们预计203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约2900万人,这一人群普遍有充足的养老金储备,预期带来巨大的高端养老市场空间。
图12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Credit Suisse、安永-博智隆分析
新市民: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新增城镇人口快速扩大。截至2021年,新市民规模达到约2.5亿。我们预计这一人数将持续增长,而其庞大的消费释放,亦对拉动保险、养老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图13中国城镇农村人口分布及新市民规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安永-博智隆分析
通过对高潜人群的分析,我们认为保险与养老有天然的契合,双螺旋发展姿态明显,应加快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协同优势。
双螺旋增长抓手之三:产品创新
关于产品创新,保险公司亟需从仅提供产品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提供“产品+服务+基础设施”的全方位养老解决方案,以客户为中心,加快建设健康养老生态链供应体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图14全方位养老解决方案
双螺旋增长抓手之四:科技平台
为适应老年人群越来越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和老人子女的期待、提高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需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良好体验。
图15养老用户体验旅程
而优质的体验需要搭建智能化科技平台,以新科技、保险核心系统、数据为基础,以各类应用平台为保障,融合保险和养老服务场景,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实现规模化与精细化并举,助力保险+养老高质量增长。
图16科技平台概念架构
数据来源:ACLI、OECD、安永-博智隆分析
关于EY-Parthenon
EY-Parthenon团队与客户协作,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协助他们重整生态系统,重塑业务组合,重塑自我,实现更美好的未来。借助全球互联与规模,团队着重战略实现,协助企业首席执行官制定和实施战略,以在业务转型时更好应对挑战,同时最大程度抓住机遇。EY-Parthenon团队从构想到实施,协助企业促进长期的价值,建设更美好的商业世界。EY-Parthenon是一个品牌,在2021年和2022年Vault全球战略咨询公司排行榜当中名列第五。全球各地多家安永成员机构在该品牌下提供战略性咨询服务。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